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一)導論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的歷史背景、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發展的理論。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任務
經濟規律的客觀性。經濟規律的類型。
(注:與去年大綱相比,本章刪除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研究生產關系包括研究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
(二)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
1.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
社會經濟制度的更替。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律。
2.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
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的基本特征。商品經濟的兩個發展階段。
3.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商品的價值與價值量。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貨幣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起源。貨幣的本質和職能。貨幣流通規律。紙幣和信用貨幣。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市場機制。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時代性。深化對創造價值的勞動的認識。
(注:與去年大綱相比,本章的內容沒有任何變化。)
(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及其發展階段
1.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
資本流通形式與商品流通形式的區別。勞動力成為商品的重要條件。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及其特征。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及其意義。土地、設備、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在商品生產中的作用與勞動創造價值的關系。剩余價值率。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
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超額剩余價值。
資本積累。資本有機構成。資本的積聚和集中。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借貸資本和利息。銀行資本和銀行利潤。股份資本和股息。土地所有權和地租。土地價格。
2.壟斷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征
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生產集中和私人壟斷的形成。壟斷成為資本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壟斷和競爭的關系。壟斷利潤。壟斷價格。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22
2009.05
3.社會主義國防建設和對外關系 建設現代化的強大國防,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獨立自主的......
22
2009.05
(四)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原則與經驗總結 1.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
22
2009.05
三、毛澤東思想概論 (一)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1.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
22
2009.05
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重大意義。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綱領。 (注:與去年大綱相比,本章......
22
2009.05
(注:與去年大綱相比,本章內容有一定的調整。刪去了兩個“毫不動搖”,刪去了“堅持公有制為主......
22
2009.05
(注:與去年大綱相比,本章有一定變化,新增考點“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刪去了“這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