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踐的主體是具有實踐能力并從事實踐活動的人(人可以是主體 也可以是客體);實踐的客體是實踐活動所指向的對象(進入人活動范圍的客觀);
(2)實踐的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特點: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質性的特點,但又不能把這種相互作用的本質歸結為一般的物質性, 它體現了一般物質實體相互作用所沒有的嶄新的關系,即目的與手段、創造者與被創造者、能動者與受動者之間的關系。
(3)實踐的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實質:在實踐過程中,主體一方面受到客體的限定和制約,另一方面,又能不斷地發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覺能動的活動不斷打破客體的限定,超越現實客體。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這種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關系,就是實踐的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實質。
(4)實踐的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內容和結果的實現: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是通過主體對象化,即主體客體化和客體非對象化,即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而實現的。
22、實踐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選擇重點)
(1)實踐的基本特征:實踐是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 觀物質性活動。實踐的特點是:①客觀物質性(實踐三要素客觀);②自覺能動性;③社會歷史性;④直接現實性(比較重要)。
(2)實踐有三大基本形式:生產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驗,其中生產實踐是比較基本的實踐活動。
24、自在世界(自在之物)與人類世界的關系(為我之物)。
自在世界和人類世界是人分的。
(1)自在世界(第一自然)又稱天然的自然界。包括人類產生之前的自然界,即先在世界和人類產生后人的活動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類世界(第二自然、為我之物)又稱屬人世界,是指人改造過的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統一體。自在世界是人類世界活動的客觀的自然前提,不是與人類無關的世界。
(2) 自在世界與人類世界是對立統一關系, 實踐是自在世界與人類世界分化與統一的基礎。
(3)人類世界中自然與社會相互制約、相互滲透,成為社會的自然和自然的社會。
(4)在理解自在世界與人類世界的關系問題上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是人在強大的自在世界面前無所作為;二是過度的人化自然,改變了各種自然過程,造成生態失衡。這兩種錯誤都會給人類社會的發展造成嚴重后果。
25、意識的產生。
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是社會歷史的產物。
(1)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從物質自身中產生出有意識的生物是物質的本性。“一切物質都具有類似感覺的反應特性--列寧” 。意識產生大體經歷三個決定性環節:①從無生命物質的反應特性發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 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進到動物感覺心理;③由動物心理飛躍到人類意識。
(2)意識是社會歷史的產物。勞動在意識的產生中起了決定性作用:勞動為意識的產生提供了客觀的需要和可能,而勞動一開始就是社會性的活動;社會性的勞動促進了語言的產生,語言是意識的物質外殼和直接現實;在勞動和語言的推動下,猿腦變成人腦,為意識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基礎。
26、意識的本質:
(1)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
(2)意識是對客觀存在(近似)的反映,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28、意識的能動作用: (1)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指意識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2)意識能動作用表現為:①意識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②意識活動的創造性;③意識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作用;④意識活動對人體活動的控制。(3)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條件是:①要遵循客觀規律;②要通過實踐活動;③要依賴于一定的物質手段、物質條件。(4) 在意識的能動作用問題上唯心主義、舊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區別: ①唯心主義片面夸大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把意識的能動作用絕對化, 否認意識對物質的依賴關系。②舊唯物主義否認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夸大意識對物質的依賴關系。③辯證唯物主義不僅承認物質決定意識,還承認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既堅持了唯物論又堅持了辯證法。
29、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歸根到底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物質在先,意識在后。
(2)意識反作用于物質,即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正確的思想、意識能夠積極地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促進事物的發展;落后的、反動的思想、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
31、庸俗唯物主義的錯誤。(不包括在哲學體系中,邪教,注意排除干擾項)
庸俗唯物主義抹煞意識和物質的區別,把意識也看作物質,認為意識是人腦分泌的特殊物質,否認意識的主觀特征。(人腦分泌思想就像肝臟分泌膽汁一樣)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8
2009.05
1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咎卣、最顯著的特點、哲學內容的特點 (1)實踐性、革命性......
18
2009.05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知識點記憶篇(一) 1、哲學的科學內涵。 (1)(理論性質)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
18
2009.05
考研政治哲學名師 李海洋 三、真理與價值 (一)真理及其客觀性【高頻命題點】(一般考單選題、多選......
18
2009.05
考研政治哲學名師 李海洋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認識的理論。 “唯物......
18
2009.05
一、2007年1月29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
18
2009.05
【背景資料三】 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景、歷史過程和基本內容 一、科學發展觀提出的歷史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