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秉林:不支持文理分科 其造成學生負擔加重
[主持人]:您去年的意見就是不支持文理分科,現在文理分科又成為了一個熱點,您的態度有沒有改變呢?
[鐘秉林]:我的態度沒有改變,反而更加堅定了。首先,我們要了解文理分科的弊端在什么地方,其次就是尋求解決的思路或者解決的辦法。弊端首先就是現在中學階段的過早分科造成了知識結構的不完善,文理偏科對于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多多少少都造成了影響。另一方面,過早的分科對于年輕人、對于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來講,他們的思維可能會造成一定的缺陷。我們現在要提倡培養創新人才,創新人才就是要完善地把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完美地結合起來,這是將來出成果的重要基礎。
無論是人文社科還是自然學科,創新的思路不僅僅是單純憑一種思維能夠解決的。我們關注最近一些諾貝爾經濟獎的獲得者,大部分都是有著深厚的數學底子的人,用現在的方法去解決傳統的問題,這種文理分科對思維方式是有影響的。
其次就是如何解決。網上有人議論興趣特長問題,其實這個問題要堅持實事求是。現在中學力的學生,確實有一些對于自然科學或者文學有興趣,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批孩子完全可以在中學就開設選修課,通過選修課的形式個性化地傳授給他們。
實事求是地說,現在高中的文理分科大家都很清楚,主要不是靠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發揮問題,而是和他們的學業成績有關系。比如說感覺孩子數理化不行,那么就讓他們選擇文科班了。那么我們為文科輸送了什么人才呢?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的話,都會帶來一些影響,所以對于這些同學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法。
是不是要分科,還可以繼續研究討論。就算是分科的話,也要有不同的辦法。比如說可以在高三的第二學期搞一些復習,復習的階段如果高考的時候要分科,可以把文理分開。如果分科的話,對于學生的負擔就加重了。現在的學生負擔已經很重了,我不知道再加重的話會成為什么樣子,因為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如果想解決問題就要從基礎教育的改革做起。將來可能要降低中小學的學業標準,精簡一些教學的內容,通過這個來解決。這就是我對于文理分科的看法。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