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網絡寫作:一支看不見的筆
2009-02-26 11:19:47
來源:
網絡寫作:一支看不見的筆 網絡寫作不同于現實寫作,這個道理我懂,你也懂----問題是究竟不同在哪里?我們怎樣把握這其中的不同之處使之服務于我們的寫作?我們能找出它的規律并駕馭它嗎?答案是肯定的。我能,你也行。
網絡,你把它拆散了,砸碎了,其實就是距離你很近的賣不了幾個錢的一堆破銅爛鐵,你不會害怕它。只是,當它還沒有被拆散砸碎之時,它是距離我們很遙遠的、我們不可支配的某種科技產物。由它搭建的叫虛擬平臺,我們都是這平臺的上帝。這平臺虛擬了什么來服務上帝呢?簡單來說,它虛擬了我們現實社會的一切事物,甚至我們虛擬了我們現實社會中沒有的事物,這是網絡的可愛之處,也是它使人迷惑的地方。這樣說吧:網絡給予我們某種權限,擴大(放大)了我們在現實社會中不可能得到的權利,也就是說,我們在網絡里可支配的權利,大于我們在現實社會中獲得的權利,而我們要承擔的義務,又小于我們的現實。這種網絡特性,你可以理解為自由,或者虛擬的自由。
網絡寫作,就是擴大了權限的現實寫作,是我們處于虛擬自由狀態中的寫作。在現實中,一篇稿子從投遞編輯部到出版發行,中間要經過通知采用、修改、編輯、責任編輯、主審,決定采用、定稿、校對、印刷小樣,校對大樣,最后付印諸多環節,要費很多時間才能到達讀者手里。一般雜志最快的也要一個來月,中、長篇幅的,要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在網絡中,只要你碼好了帖子,可以瞬間在網絡任何一處版面發表出來,你可以隨時編輯、修改甚至刪除。這種基于光纖通訊技術的科學進步極大的加快了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廣度,你要做的,就只剩下把握好網絡寫作了。
網絡寫作,你手里有了一支看不見的筆,而你又是寫作愛好者,還等什么呢?就開始寫吧!
首先是寫什么題材,比如一次旅游經歷,想好了,順敘或者倒敘講出來給大家聽,只是你一定要緊緊扣住這個旅游故事,不要讓它跑題了。有了題材,你還得選擇一個適合表達它的體裁,選擇散文,詩歌,隨筆,雜記,旅游日記等等都可以,主要是看哪種體裁最適合。這適合有多種含義,一般來講,是選擇你最擅長最拿手的,所用的語言是你最喜歡的體裁。在寫之前,你一定要做好以上這些準備,通常人們管這叫“構思”,你蹲廁所或者躺在床上或者擠大巴的時候就可以干這活兒。“構思”這活兒沒什么神秘之處,就是把你想要寫的東西理一理,理通順,把時間人物經過打個腹稿排個序如此而已。
開始寫了----通常情況下,開始寫的時候心里都會猶豫,亂七八糟的一團----這時候不要慌,可以先擬標題,然后寫幾行關鍵的句子,這些句子可以是散亂的前后不連貫的,它相當于提綱。初學寫作的人,寫作的思路一定要在這單個的句子基礎上展開,發揮,這樣就形成一個段落。修改好它,滿意了,再接著想下一個句子,再形成新的、與前一段落連接得很滿意的段落,你就這樣干活,直到結尾。
寫的時間長了,就混出了寫作經驗,什么提綱的東東就不必要了,這時期的關鍵是要學會修改,對自己已經寫好的文章,要反復看,更要舍得刪除繁枝冗葉,即使是自己很喜歡的句子,只要它脫離主題有損內容,也要舍得割愛,“寫”是你的創作過程,而“作”,則是你的修改過程。一般而言,寫比較容易,作,就是極其艱難的事了,但是不要害怕,因為你是在網絡上寫作,有不滿意的地方還可以隨時修改,因此你要經常倒回去看看過去寫的文章,找出不滿意之處----當然,也可以找出得意之處----對照、總結一下,直到你愛上這一行。
網絡寫作,靠什么贏得讀者呢?我以為,除了新穎的題材和精彩的故事外,主要還是靠語言。因為是網絡寫作,它的語言就有網絡的特性,就是給予我們的自由度更高更廣泛,我們不必正兒八經的,能幽默的盡量幽默,能活潑的盡量活潑,能率性的盡量率性,讓你的語言體現網絡特性,這叫“練話”,練久了,就會有你自己的語言痕跡;這痕跡深了,就變成你的語言風格。一旦你有了自己的風格,即使隱去你的網名人家也認得這是誰寫的,祝賀你,你就達到了一定的寫作高度,因而你就有了更多的寫作自由,個性就出來了。
藝術,其本質就是個性的獨特體現,語言只是它的載體。能干活的藝術家,他能使用的語言很多,到這時期,所有的語言都是在為體現他的個性服務,因此這必然是獨特的語言。在網絡上,我們要練的就是這種“獨特”,而網絡給予我們的寫作自由,使我們能比前人更自由的寫作,因此要珍惜網絡寫作資源,珍惜我們手中那支看不見的筆。
網絡寫作也有規律,這與現實中的寫作一樣,寫作的基本架構差不多,同樣要靠自己的勤奮來完成寫作之苦旅。關于寫作的基本要素,那是另外的話題,如果需要,我會與朋友們切磋交流----歸根到底,有了網絡自由,剩下的,就是用好你手中的那支看不見的筆了。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