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廣東后擬將體育成績與高考錄取掛鉤
2009-02-18 09:57:00
來源:
廣東省委、省政府最近出臺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從今年秋季新學年起,初中和小學生每年都能享受一次免費的體檢。同時,考慮將高中畢業考試中增加體育考試,成績作為高校錄取的參考依據。據稱目前教育部正就此調研,最快都要在2010年后才考慮,具體實施實則可望年底出臺。針對學生家長及學校對此意見提出的三大擔憂,記者昨日進行了回訪。 擔憂1 增加乙肝檢驗項目 孩子會被歧視嗎?
據稱,目前初中和小學生進行體檢,收費是每人每年12元。從2009年秋季新學年起,將落實學生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制度,每一位學生每年都能享受一次免費的健康體檢,這樣每位學生每年可節省12元錢了。
不少家長關心的是,免費之后體檢項目會不會有所減少呢?記者了解到,體檢項目不減反增,增加肝功能(固定轉氨酶+膽紅素)以及結核菌素實驗。增加兩項檢查后,檢查費用將達到20.8元/人,免費之后這部分費用將由各地財政支付。
每年都要檢驗肝功能?那么是不是會增加乙肝帶菌者被歧視的機會呢?一些孩子已染乙肝病毒的父母質疑。該負責人稱,檢驗肝功能是今年全省范圍內內新增的,最初考慮到歧視問題,只準備在新生和住宿生當中增加。不過,最終還是確定列入常規檢查。
但是,對于保護學生隱私方面將會有新的措施,避免歧視的發生。
擔憂2 每天半小時課間活動 場地時間允許嗎?
此外,意見要求中小學每天實行半小時全校性大課間體育活動。具體實施是,當天沒有體育課的班級,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后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集體體育鍛煉。高校把課外體育活動納入學校日常教學計劃,使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參加三次課外體育鍛煉。
由于學習時間以及場地問題,不少學校坦言難以實施。記者隨機調查了15名學生,發現目前初中和小學生基本活動時間可以達到每天30分鐘,可是畢業班的學生平均每天只有20分鐘的鍛煉時間。
廣州市中小學體育教研會副會長李廣泉就稱,按照目前舊城區學校場地的面積,做課間操也要分批進行,很難一次性組織學生鍛煉,只能因地制宜。
據稱,針對目前場地以及器材等問題,廣東每年安排3000萬元的體育衛生專項資金,用于東西兩翼及粵北山區學校體衛藝器材設備的購置與補充。
擔憂3 體育成績納入高考 體育不好吃虧嗎?
意見中提出,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記入學生成長記錄或學生素質報告書,初中以上學生測試報告書要列入學生檔案,作為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此外,建立體育考試評價制度。從2008年開始,各地全面組織和實施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體育考試成績占中考總分的8%。廣東擬將體育考試成績作為高等學校錄取新生的重要參考依據。
不少高中學生家長對此表示擔心。廣雅中學的高一學生家長楊女士稱,孩子向來體育成績就不好,如果高考要考體育的話,肯定很吃虧。記者追訪發現,目前教育部正就體育成績納入高考一事進行調研,但是具體方案還沒有時間表。不過,由于廣東高考2010年的方案已經下發,所以改動也只會在2010年才考慮。據透露,預計具體的方案年底就會出臺。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