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2009中國華東地區大學前50名
為了方便考生按地區報考大學,《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自1997年開始,按省市自治區標注出大學分省排名,發表在歷年的《中國大學評價》論文上。自2003年開始,發表在每年由武書連主編、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學 選專業-志愿填報指南》上。
《中國大學評價》是全世界第一個以量化的方式正確解決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相互關系的大學排名,是國內第一個實現了大學分學科、分專業排名的大學評價
1997年,《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以“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為基礎,有效地解決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可比性問題,實現了不同類型大學的直接比較。2002年,《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在國內首次完成了中國大學各二級學科、各本科專業的排名。
作為全世界第一個以量化的方式正確解決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相互關系的大學排名,作為國內第一個實現了大學分學科、分專業排名的大學評價,武書連所在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發表的中國大學排行榜一直有著最廣泛的影響力。
《中國大學評價》全部使用公開數據、永遠保持中立,其信度是由同行可重復、可檢驗保證的
《中國大學評價》的大學排行榜,全部使用公開數據,其指導思想、指標體系、指標權重、評價公式、數據來源早已在學術論文中全部公開。基于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不能有利益關系和利害沖突的基本規則,十多年來,《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嚴守中立,不在任何大學兼職、不與任何大學有任何項目合作、不接受任何在大學工作的人參加課題組。課題組對各大學永遠保持中立的立場,《中國大學評價》的信度是由同行可重復、可檢驗保證的。
以浙江大學等校為代表的江南名校,在學術領域,已經對清華北大形成挑戰
武書連主編、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學 選專業-2009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一書,共收入華東地區普通本科高校171所,其中37所進入中國大學前100名。1997年以來,在《中國大學評價》中,華東地區有6所高校曾進入中國大學前10名。最好名次是:南京大學第2名(1998、1999),浙江大學第2名(2001),復旦大學第4名(2002-2005)上海交通大學第4名(2006-2009)東南大學第6名(1999),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7名(2008、2009)。華東地區是我國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地區,以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代表的江南名校,在學術領域,已經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兩所國家重點支持、優先發展的大學形成挑戰。相信這一挑戰形成的膠著狀態會持續很久很久。
現將連續7年的《挑大學 選專業-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中,我國華東地區大學排名的變化情況整理匯總,供考生參考。不過請注意,各大行政區大學排名是大學綜合實力評價的結果,只有一兩個專業或很少專業的單科性大學一般難以排在前面,但是這類學校的優勢專業常常排在前面。因此,考生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參考《挑大學 選專業-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中的專業排名,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2003~2009華東地區大學前50名
2009年 | |||||
排名 | 校 名 | 學術類型 | 分省 排名 | 全國百強排名 | |
1 | 浙江大學 | 研究1型 | 浙 | 1 | 3 |
2 | 上海交通大學 | 研究1型 | 滬 | 1 | 4 |
3 | 南京大學 | 研究1型 | 蘇 | 1 | 5 |
4 | 復旦大學 | 研究1型 | 滬 | 2 | 6 |
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研究1型 | 皖 | 1 | 7 |
6 | 山東大學 | 研究2型 | 魯 | 1 | 16 |
7 | 東南大學 | 研究2型 | 蘇 | 2 | 20 |
8 | 廈門大學 | 研究2型 | 閩 | 1 | 23 |
9 | 同濟大學 | 研究2型 | 滬 | 3 | 25 |
10 | 華東師范大學 | 研究2型 | 滬 | 4 | 30 |
1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研究2型 | 蘇 | 3 | 36 |
12 | 華東理工大學 | 研究2型 | 滬 | 5 | 37 |
13 | 蘇州大學 | 研教1型 | 蘇 | 4 | 38 |
14 | 南京農業大學 | 研究2型 | 蘇 | 5 | 39 |
15 | 上海大學 | 研教1型 | 滬 | 6 | 41 |
16 | 南京理工大學 | 研教1型 | 蘇 | 6 | 49 |
17 | 中國礦業大學 | 研教1型 | 蘇 | 7 | 52 |
18 | 南京師范大學 | 研教2型 | 蘇 | 8 | 53 |
19 | 揚州大學 | 研教1型 | 蘇 | 9 | 54 |
20 | 中國海洋大學 | 研教1型 | 魯 | 2 | 57 |
21 | 南昌大學 | 研教2型 | 贛 | 1 | 63 |
22 | 河海大學 | 研教2型 | 蘇 | 10 | 65 |
23 | 江南大學 | 研教1型 | 蘇 | 11 | 68 |
24 | 東華大學 | 研教1型 | 滬 | 7 | 69 |
25 | 南京工業大學 | 研教1型 | 蘇 | 12 | 70 |
26 | 福州大學 | 研教1型 | 閩 | 2 | 71 |
27 | 浙江工業大學 | 研教1型 | 浙 | 2 | 75 |
28 | 江蘇大學 | 研教2型 | 蘇 | 13 | 78 |
29 | 山東農業大學 | 研教1型 | 魯 | 3 | 79 |
30 | 合肥工業大學 | 研教2型 | 皖 | 2 | 80 |
31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研教1型 | 魯 | 4 | 83 |
32 | 上海財經大學 | 研教2型 | 滬 | 8 | 90 |
33 | 中國藥科大學 | 研教1型 | 蘇 | 14 | 92 |
34 | 山東師范大學 | 研教2型 | 魯 | 5 | 93 |
35 | 上海師范大學 | 研教2型 | 滬 | 9 | 96 |
36 | 安徽大學 | 研教2型 | 皖 | 3 | 97 |
37 | 福建師范大學 | 研教2型 | 閩 | 3 | 98 |
38 | 青島大學 | 教研1型 | 魯 | 6 | |
39 | 寧波大學 | 研教1型 | 浙 | 3 | |
40 | 福建農林大學 | 研教2型 | 閩 | 4 | |
41 | 安徽師范大學 | 研教1型 | 皖 | 4 | |
42 | 浙江師范大學 | 研教1型 | 浙 | 4 | |
43 | 山東科技大學 | 教研1型 | 魯 | 7 | |
44 | 曲阜師范大學 | 教研1型 | 魯 | 8 | |
45 | 南京醫科大學 | 研教1型 | 蘇 | 15 | |
46 | 青島科技大學 | 教研1型 | 魯 | 9 | |
47 | 山東理工大學 | 教學1型 | 魯 | 10 | |
48 | 聊城大學 | 教研1型 | 魯 | 11 | |
49 | 南京林業大學 | 研教2型 | 蘇 | 16 | |
50 | 浙江工商大學 | 教研1型 | 浙 | 5 | |
2008年 | |||||
排名 | 校 名 | 學術類型 | 分省 排名 | 全國百強排名 | |
1 | 浙江大學 | 研究1型 | 浙 | 1 | 3 |
2 | 上海交通大學 | 研究1型 | 滬 | 1 | 4 |
3 | 南京大學 | 研究1型 | 蘇 | 1 | 5 |
4 | 復旦大學 | 研究1型 | 滬 | 2 | 6 |
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研究1型 | 皖 | 1 | 7 |
6 | 山東大學 | 研究2型 | 魯 | 1 | 15 |
7 | 東南大學 | 研究2型 | 蘇 | 2 | 20 |
8 | 廈門大學 | 研究2型 | 閩 | 1 | 21 |
9 | 同濟大學 | 研究2型 | 滬 | 3 | 26 |
10 | 華東師范大學 | 研究2型 | 滬 | 4 | 29 |
1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研究2型 | 蘇 | 3 | 36 |
12 | 蘇州大學 | 研教1型 | 蘇 | 4 | 37 |
13 | 華東理工大學 | 研究2型 | 滬 | 5 | 38 |
14 | 南京農業大學 | 研教1型 | 蘇 | 5 | 40 |
15 | 中國石油大學 | 研教2型 | 魯 | 2 | 41 |
16 | 上海大學 | 研教2型 | 滬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