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語病辨析方法例說
一、否定詞
句中出現否定詞,可能有以下語病:
1.否定詞與含否定意義的動詞并用,否定不當。例: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句中“不再”與“防止”并用,造成否定失當,表意正相反。
2.多個否定詞連用或否定詞用于反問句中,否定失當。
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句中有“否認”和“不”,同時本句又是一個否定句,這就相當于有了三重否定,表意恰好相反。
近幾年來,王芳幾乎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句中有三重否定,使表意正好相反。
二、介詞
句子中有介詞,可能出現下面語病:
1.濫用介詞,使句子成分殘缺。例: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最后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
句中“經過”置于句首,使全句主語消失。
2.搭配不當。例: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
句中“在……中”應改為“從……中”,因為“在……中”常表時間或空間,不表來源或由來。
例:隨著通訊日漸發達,手機幾乎成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關于手機質量的投訴也越來越多。
句中“關于”應改為“對于”,因為“關于”常表范圍,而“對于”才表示對象。
3.贅余。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句中“所”是多余的。
4.殘缺。例:他今天特別高興,和自己一同出國學習的好朋友見了一面。
句中“和……朋友”為一個介賓短語,但缺少介詞“與”,使本句中另一個介賓短語“與自己一同出國”無相應的介詞。
5.主客顛倒,不合邏輯。例: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對于大多數中學生是比較熟悉的,重大的歷史事件都能說得一清二楚。
句中“鴉片戰爭”和“大多數中學生”主客顛倒,可把“對”提到句首。
三、并列詞
句中有并列詞,可能出現下列語病
1.搭配不當。例:近年來,我們加快了高等教育的速度和規模,高校將進一步擴大招生,并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大學和學科。
句中“加快”不可與“規模”搭配,只可與和規模并列的“速度”搭配。
2.種屬概念并列,不合邏輯。例:我們的報刊、雜志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范的現象,增強使用語言文字的規范意識。
句中“報刊”即“報紙雜志”,所以“報刊、雜志”屬種屬概念并列,不合理;同時“一切出版物”又包括了前面的報刊,也屬于種屬概念并列,不合邏輯。
3.有交叉關系的概念并列,不合邏輯。例:這次到革命圣地延安參觀的有老紅軍、老八路和老干部。
句中“老紅軍”“老八路”和“老干部”之間有交叉關系,不能并列。
4.并列詞或短語順序失當,不合邏輯。例:經過不懈的努力,國家圖書館在搜集、加工、存儲、提供古文獻方面,已經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
句中“搜集、加工、存儲、提供”應改為“搜集、存儲、加工、提供”。
四、判斷動詞“是”
句中有“是”,可能出現主賓不能搭配的錯誤。例:五一路乒乓球館是經體育局和民政局批準的專門推廣乒乓球運動的團體。
本句的主干是“乒乓球館是團體”,顯然是錯誤的。
例: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來不屬于某一生態系統,但通過某種方式被引入到這一生態系統,然后定居、擴散、暴發危害的物種。
句子的主干是“生物入侵就是物種”,這是錯誤的,可以把“的物種”去掉,在“那些”后加上“物種”。
五、兩面詞
句子中出現“有無”“能否”“大小”“高低”“是否”“強弱”等兩面詞,易犯前后失應的語病。
1.能否貫徹科學發展觀,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2.當今世界,自主知識產權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發展水平的標志,而科學技術進步與否是國家富強的標志。
3.學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問題,是關系到祖國建設事業后繼有人的大事。
以上三個例子都犯了前后失應的錯誤。第一例“能否貫徹科學發展觀”對應的是“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而不是“否”;第二例“科學技術進步是國家富強的標志”而非否;例三“抓不抓”是個雙面詞,關系到祖國建設事業后繼有人的大事“只表達了一面的意思。
但有時兩面詞也不一定就有前后失應的錯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儲蓄所吸收儲蓄額的高低對國家流動資金的增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動員城鄉居民參加儲蓄是積累資金的重要手段。
句中“高低”是兩面詞,“增長”是一面詞,但由于儲蓄額的高低都是增長,所以并無兩面與一面不搭配的語病。
六、關聯詞
句中有關聯詞,可能出現下面語病:
1.強加關系,推理無據。例:“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卻又是遭受劫難最多的城市,可是長期的沖突并沒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從而使旅游者望而卻步。
句子后兩個分句由“從而”一詞相連,“從而”是連詞,上文表原因、方法,下文表結果、目的。結合語境,長期沖突并沒有使耶路撒冷失去迷人的魅力,由此不能得出“使旅游者望而卻步”的結果,應在“使”前加上“沒有”。
2.關系顛倒。例:此次植樹助學公益活動,不僅能加快京郊地區的綠化建設,而且種下的主要是晚秋貢梨的樹苗。
句中遞進關系顛倒,應為“不僅種下了晚秋貢梨樹苗,而且能加快京郊地區的綠化建設”。
3.搭配不當。例: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困難,勝利攀登了頂峰。
句中“不管”相當于“無論”,只能帶選擇性的詞語,應將其改為“盡管”。
4.位置失當,語序不合理。例:由于技術水平太低,這些產品質量不是比沿海地區的同類產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句中“不是”應放在“質量”之前,才好與下句呼應。
七、時態詞
句中有“日前”“目前”“已”“已經”“將”“將要”“正”“正在”等時態詞,可能有時態矛盾,不合邏輯的語病。例: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復排的大型歷史話劇《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劇場上演,日前正在緊張的排練之中。
句中“日前”是過去時態,而“正在”是進行時態,二者自相矛盾。
八、數量詞
句中有數量詞,可能有下面語病:
1.數量詞修飾不當。例: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勞動嗎?據科學家統計,蜜蜂每釀一斤蜜,大約要采集5萬朵的花粉。
句中“朵”不能修飾“花粉”,應改為“5萬朵花的粉”。
2.數量短語位置不當,表意不明。例: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句中“幾個”既可修飾“學校”,又可修飾“領導”,應將“幾個”放在“領導”前。
3.數量短語使用不當,不合邏輯。例:八百多人,幾千條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句子中“八百多人”不可能有“幾千條胳膊”,這個句子不合邏輯。
4.重復累贅。例:國產轎車的價格低,適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貝貝”市場統一價才6.08萬元,“英格爾”是6.88萬元,新款“桑塔納”也不過十幾萬元左右。
句中“十幾萬元”本身就是一個約數,再加上“左右”就重復了。
5.表示減少、下降、降低等意義時用了倍數,表達有誤。例:這兩年,不少名牌彩電的價格和前幾年比,幾乎下降了一倍。
句中“下降”不可用“一倍”。
九、指代詞
句中有指代詞,可能有指代不明的語病。例:美國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強勢美元,但這到底只是嘴上說說還是要采取果斷措施,經濟學家對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句中“此”指代不明,可指“嘴上說說”,也可指“采取果斷措施”。
例:三妹拉著葛姐的手說,她老家在偏遠的山區,因為和家里賭氣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著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來。
句中“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來”的“她”指代不明,既可指“三妹”,又可指“葛姐”。
以上介紹了幾種方法,當然,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要注意語境。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