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專家為“高中課改”支招糾偏 教學“滿堂灌”
14日上午,太原市教育局召開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研討會,特邀請省教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李金碧對太原市高中課改工作進行分析指導,并就目前高中課改中出現的普遍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
■部分課程開不足開不齊
存在問題:在高考科目優先法則的影響下,山西省在課改中出現了國家要求的部分課程開不足開不齊的現象。
解決對策:國家設置的課程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都必須保證課時。每個科目里分有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都是高考內容。在保證開足課程的同時,課程計劃的落實將具備剛性和彈性。比如信息技術課和通用技術課可以進行彈性教學。基地校和硬件條件好的學校要嚴格按照課程計劃組織教學,在普通學校可以在高一進行信息技術學習,高二進行通用技術學習。課程的前后安排可以調整,但課時必須保證,絕對不能減少。
■學校搞起"加課時賽"
存在問題:現在山西省高一加課時現象非常普遍。很多學校的高一年級已經成了六天教學制。學校在新課改過程中搞起了"加課時賽"。而且這種現象在優質高中尤其明顯。
解決對策:對于學校大搞加課時賽,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對教材不熟悉,造成老師在實踐中講課不太順手,同時心理上壓力增大,害怕講不完,就希望通過加課時來解決問題。還有可能是學時真的不夠,因為今年是課改的第一年,很多東西還處于摸索的階段。這些情況在老師完成一輪教學后,將能有明顯的改善。在一定時間內允許學校加課時,但要逐步回歸。在適當的時候省教育廳將統一調整政策,也滿足教學需要。同時,希望老師能盡快熟悉教材和教學要求。
■教輔書泛濫入歧途
存在問題: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很多老師對教材的把握不是很清晰。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們希望通過教輔材料來鞏固學習的內容。這樣客觀地形成了課改中老師過度依賴教輔材料的現象。目前市面上見到的有關高一新課改的教輔材料多達17種。據調查每個學生手里最少有兩套教輔材料。
解決對策: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因為目前山西的課改還在探索階段,很多教輔材料并不符合山西的實際。盲目使用教輔材料只能給學生增加課業負擔,并產生錯誤的引導。省教育廳將聯合部分出版社有針對性地出版適合山西省實際的教輔材料,以求立足山西省教學實際,做到取舍有度。同時,也希望廣大教師能自主開發課堂練習,并編寫教案。
■課堂教學還在"滿堂灌"
存在問題:從目前的課堂教學來看,許多教師仍在"滿堂灌",只為完成教學任務,不管學生如何學和學的效果。
解決對策:這是因為老師們面對新課程,還沒有新的招數,只好用老辦法,而老辦法雖然眼下效果好,但長遠來看,"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是沒有好處的。新課程一定要有新的教學方式,課改要求在教學中實現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位一體的傳授。今后的課堂教學必須注重教學過程和方法,將"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變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課堂流程改造、課堂空間重構等各方面創新課堂教學。
■高考"指揮棒"還在轉
存在問題:對于許多高中學校來說,仍在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這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
解決對策:那么課改后高考到底怎么考呢,這是廣大教師家長和學生最為關心的問題。目前,省教育廳正在研究整個課改之后的考試模式,今后高中考試將包括模塊結業考試、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本學期提供的模塊考題,從題型到分值,再到考試方式和內容,就是將來高中學業考試和高考的模型。而且,將來的高考是多元化評價,所以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會起很重要的作用,頭一年有可能會將此素質評價報告與高考成績"軟掛鉤",同等條件下,以綜合素質評價為錄取條件。但以后一定會將綜合素質評價與高考成績實行 "硬掛鉤",真正實現多元化考試招生的模式。所以,各學校應該高度重視對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 (記者 岳娟紅)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