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溫州一中學將高三學生分專科班本科班引異議
“被分到‘專科班’已很受打擊,現在連考試都不給考,我們是不是已被放棄了?”昨天,溫州第十五中學高三畢業班一名學生在電話中稱——學校分班傷了我自尊心
校方認為:分班能更貼近新高考脈搏,如專科班就不再上文/理綜合這門課程,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專攻必考科目,何況只要愿意,“專科班”學生都能到“本科班”旁聽。
學生:被分到專科班“抬不起頭走路”
小林(化名)是溫州第十五中學高三段學生。去年11月,學校根據成績等因素,將整個年級段細分為“文科本科班”、“文科專科班”、“理科本科班”、“理科專科班”,小林被分到了其中一個“理科專科班”里。這讓他感到十分尷尬:“單看班名,就知道已提前將我們定位為‘專科生’。”自從進了這個班后,小林自稱面子掛不住,在學校“抬不起頭走路”。
被分在文科專科班的小陳(化名)也認為,學校的分班影響了她的學習積極性,“這個班級上課紀律不是很好,哪里還有心思讀書?”小陳說,由于家里人對她期望很高,希望她能考上好的大學,她至今都不敢將分班一事告訴家長。
學校: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學習
該校校辦有關負責人介紹,2009年新高考將分三類進行考試,除了必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外,一類(重點)和二類(本科)要再考一門(文/理綜合),三類(專科)則再考一門技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考上大學,學校借鑒杭州等地的經驗,將高三段進行分班調整,“這并不是放棄差生,相反會讓他們更有針對性地學習。”
一個“理科專科班”的班主任也認同上述說法:“分班能更貼近新高考政策的脈搏,如專科班就不再上文/理綜合這門課程,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專攻必考科目,同時學校也會保證師資力量。”該班主任說,剛分班時,確實有學生反對,大多因為面子問題,后來經校方解釋、做思想工作,學生的情緒逐漸平復。“何況,分班并不是絕對的,‘本科班’和‘專科班’的學生也在流動,只要愿意,‘專科班’的學生都能到本科班聽課。”同時,該班主任否認了“文理本專科班”的稱法,“那只是內部叫的,對外統一稱‘希望班’和‘重點培養班’。”
“試卷風波”:本專有別引發異議
分班后,“專科班”的一些學生總是覺得受冷遇,隨后一場“試卷風波”更是讓一些學生感到了失落。幾天前,該校高三段學生統一參加期末考試,除必考科目外,“本科班”需要考文/理綜合,“專科班”則不考。此舉讓專科班的李同學(化名)感覺很不公平:“大家應該受到同等教育,接受同樣考試,而不應‘本’‘專’有別。”李同學認為,自己目前雖被分到專科班,卻一直沒有放棄考本科的決心。對此,學校解釋,因當時考試試卷復印份數不夠用,才導致“專科班”不能考文/理綜合,并沒有任何區別對待的意思。
教育界人士:分班應由學生自主選擇
對溫州第十五中學的做法,教育界有關人士持不同看法。市教育局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稱,應由學生自主選擇本科或專科,而不是“一刀切”。龍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此舉有利有弊,針對性地學習,可能會提高升學率,但也可能損壞了那部分“可上可下”但又被分在專科班同學的利益。
也有家長對學校的做法表示支持。一名家長說,現在就業壓力大,新高考讓專科生專攻技術,未嘗不是一條出路。學校提早將“本”、“專”區分,因“材”施教,也是實在之舉。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