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志愿填報勝經:分數排序定位法
第四章 分數排序定位法
一、分數排序定位法的由來及其定義
由于每個分數都對應著相對的排序位置,而相應的排序位置也大體對應著一定的高考分數,只不過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而是大體相對應的關系罷了。既然可以利用高考分數來填報高考志愿,那為什么不能利用排序位置的定位作用來填報高考志愿呢?來預測高校的投檔(錄取)分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這就是分數排序定位法的由來。—
通過……,就稱之為分數排序定位法。
第四章 分數排序定位法
一、分數排序定位法的由來及其定義
由于每個分數都對應著相對的排序位置,而相應的排序位置也大體對應著一定的高考分數,只不過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而是大體相對應的關系罷了。既然可以利用高考分數來填報高考志愿,那為什么不能利用排序位置的定位作用來填報高考志愿呢?來預測高校的投檔(錄取)分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這就是分數排序定位法的由來。—
通過……,就稱之為分數排序定位法。
三、分數排序定位法的使用介紹
要想掌握分數排序定位法的使用方法與技巧,必須首先會應用高考總分成績排序統計
表。這其中又分為一分一段、五分一段、十分一段,二十分一段、甚至有五十分一段,當然是一分一段使用最方便、最有效。
【一】高考總分成績排序統計表的應用介紹
什么是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將各地(省、直轄市、自治區)……。有少數地方還將考生加分投檔的分數合在一起一并公布,也就是說總成績中含有政策照顧分值。目前各地一般將總成績分為文史類和理工類兩種分別予以統計公布。當然,有的地方不是按一分一段而是按五分一段,有的甚至按十分一段乃至幾十分一段予以統計公布。其使用方法與原理是一樣的,但作用是各不相同的。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的作用無疑是最大的,也就是說對考生填報高考志愿起參考作用最大的、最便于考生參考利用的是一分一段統計表。因此建議各地公布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
(二)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的應用實例。
下面以2008年安徽省普通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理工類)中的一部分為例,即
選取從668分開始,到563分為止;563分是安徽省2008年理工類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安徽省2008年高考成績(理工類)分檔表(含照顧加分)
分數 本段人數 累計人數
668 10 72
667 9 81
666 8 89
665 8 97
664 6 103
663 10 113
662 7 120
661 12 132
660 12 144
659 18 162
658 21 183
657 17 200
656 26 226
655 17 243
654 23 266
653 18 284
652 33 317
651 28 345
650 34 379
649 32 411
648 33 444
647 27 471
646 36 507
645 48 555
644 47 602
643 40 642
642 44 686
641 44 730
640 49 779
639 47 826
638 50 876
637 58 934
636 63 997
635 71 1068
634 67 1135
633 89 1224
632 69 1293
631 88 1381
630 80 1461
629 85 1546
628 90 1636
627 93 1729
626 110 1839
625 102 1941
624 117 2058
623 130 2188
622 137 2325
621 125 2450
620 130 2580
619 146 2726
618 149 2875
617 146 3021
616 166 3187
615 172 3359
614 165 3524
613 197 3721
612 169 3890
611 189 4079
610 202 4281
【二】分數排序定位法的使用介紹
(一) 用分數排序定位法驗證分數含金量區別法之實際含金量的比較系數。也就是分
數排序定位法與分數含金量區別法相互使用之介紹。
分數排序定位法如何使用,由于沒有江西省的詳細資料,故引用湖北省的數據加以介紹。請看如下數據:
在2005年湖北省普通高考總分成績(理工)一分一段統計表上,
600分對應的排序是2563位,
621分對應的排序是893位,
620分對應的排序是934位,
583分對應的排序是5119位,
580分對應的排序是5749位,
578分對應的排序是6189位,
572分對應的排序是7732位,
570分對應的排序是8353位,
569分對應的排序是8671位,
568分對應的排序是8990位,
567分對應的排序是9337位,
564分對應的排序是10412位,
561分對應的排序是11539位,
555分對應的排序是13959位,
排序9211位對應的分數大約是567分,
排序915位對應的分數大約是620分。
在2004年湖北省普通高考總分成績(理工)一分一段統計表上,
600分對應的排序是11531位,
636分對應的排序是2524位,
635分對應的排序是2666位,
645分對應的排序是1550位,
614分對應的排序是6885位,
613分對應的排序是7180位,
612分對應的排序是7446,
611分對應的排序是7740位,
608分對應的排序是8677位,
561分對應的排序是33718位。
在2003年湖北省普通高考總分成績(理工)五分一段統計表上,
600分對應的排序是915位,
580分對應的排序是2430位,
575分對應的排序是3027位,
579分對應的排序大約是2549位,
537分對應的排序大約是12185位,
527分對應的排序大約是16448位。
在2002年湖北省普通高考總分成績(理工)五分一段統計表上,
600分對應的排序是9211位,
630分對應的排序是2592位,
635分對應的排序是2032位,
585分對應的排序是15018位,
631分對應的排序大約是2480位。
在2006年湖北省普通高考總分成績(理工)一分一段統計表上,
2006年615分對應的排序是2490位,
2006年600分對應的排序是5189位,
2006年619分對應的排序是1887位。
列舉了這么多數據就要發揮作用,首先解決分數含金量區別法中留下的理論含金量與實際含金量的比較問題,從而給出實際含金量比較準確一些的事實依據。(分數含金量區別法詳見第五章)
……是大體相等的,但在實際運用中又如何呢?
1.用分數排序定位法驗證理論含金量。
先看理論含金量的比較情況:……
結論:理論含金量的誤差比較大。大體上不相等。
2.用分數排序定位法驗證實際含金量。
……
結論:實際含金量的誤差比較小,大體相等。
3.用分數排序定位法對實際含金量進行微調
如果按照分數排序定位法進行調整,那誤差會更小,效果會更好。
如將 ……
再與……誤差小之又小,幾乎無誤差可言,也就是說,準確性相當高。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通過微調后實際含金量的區別分就由一變成二,……
609 235 4516
608 188 4704
607 204 4908
606 223 5131
605 213 5344
604 293 5637
603 245 5882
602 269 6151
601 271 6422
600 267 6689
599 288 6977
598 289 7266
597 308 7574
596 330 7904
595 305 8209
594 324 8533
593 341 8874
592 356 9230
591 343 9573
590 355 9928
589 373 10301
588 394 10695
587 380 11075
586 402 11477
585 432 11909
584 480 12389
583 461 12850
582 479 13329
581 500 13829
580 537 14366
579 537 14903
578 523 15426
577 538 15964
576 579 16543
575 549 17092
574 583 17675
573 570 18245
572 631 18876
571 618 19494
570 629 20123
569 634 20757
568 663 21420
567 665 22085
566 694 22779
565 749 23528
564 746 24274
563 725 24999
(三)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的常識介紹。
可能有許多考生及家長看到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成串數
字的第一感覺是,有點暈,或只查到與自己考分相同的第n橫行,卻不知這幾個數字代表的是什么含義?對自己的高考志愿填報究競有何作用?下面就作具體的介紹。
1.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的直接含義及作用。
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中第一縱行“分數段”中所列出的是全安徽省的考生從高
分668分開始的逐分排列,如667、666、665、664、663……;統計表中第二縱行“本段人數”中所列出的是全安徽省的考生在某一分數上所擁有的人數,也就是在某一分數上有多少考生,通過統計表中所列第1橫行可知,在668分這一分數段上有考生10人。統計表中第三縱行“累計人數”中所列出的是全安徽省的考生從最高分到某一分數段上所擁有的全部人數,也就是將某一分數段上有多少考生加上上一分數段的累計人數。
通過統計表中所列第2橫行可知,在667分這一分數段上有考生9人,累計人數為81人,即9+72=81;通過統計表中所列第3橫行可知,在666分這一分數段上有考生8人,累計人數為89人;即8+81=89;通過統計表中所列第4橫行可知,在665分這一分數段上有考生8人,累計人數為97人,即8+89=97;通過統計表中所列第5橫行可知,在664分這一分數段上有考生6人,累計人數為103人,即6+97=103;……通過統計表中所列第n橫行可知,在563分這一分數段上有考生725人,累計人數為24999人,即725+24274=24999人。假如有某張姓考生的考分為638分,通過看表可知,在638分這一分數段上有考生50人,也就是全安徽省只有50名考生成績相同,同為638分;而在全安徽省僅有826名考生比張姓考生的分數要高。再假如有某劉姓考生的考分為563分,通過看表可知,在563分這一分數段上共有考生725人,也就是全安徽省共有725名考生成績相同,同為563分;而在全安徽省共有24274名考生比劉姓考生的分數要高,簡單的對比說在全安徽省共有24274名考生比他的競爭實力要強,他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從24275到24999位。一般通常都看作為24999位。
在高考志愿填報時不僅僅只看自己考分的這一本段人數和累計人數,還要對相鄰若干段
的情況加以分析思考比較,甚至對比自己分數高的關聯度大的所有情況都要大致把握。
2.高考總分成績排序統計表的內在含義及作用。
(1)可預測高校招生投檔(錄取)分數線。
高校每年招生都會產生投檔分數線、錄取最低分數線(校線)、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
專業線),通過這些分數反映到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高校的投檔分數線、錄取分數線(校線)、專業線,排在什么位置上。知道了排序位置有什么作用呢?作用可大啦!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比分數的作用還大。舉例來說,知道了華中科大2008年在湖北省的投檔分為599分,在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上的第n橫行即599分橫行上一查,就可以知道,全省考了599分的考生共有233名,599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5836位。也就是說排序位置在5836位及其以上者才有可能被錄取(特殊情況另當別論)。這樣一來,可能就會有考生及家長認為,這太好了、太簡單了,到時候拿著考分一查,是這個位置就報,不是就不報。且慢發揮,世界上的事物是復雜的,尤其是高考志愿填報這樣多則可說是上千萬人,少則也達幾十萬人同時一起參與的事情,其復雜性、其難度是未親身經歷過的人所想象不到的。請看:華中科大2007年在湖北省的錄取分為597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6357位;華中科大2006年在湖北省的錄取分為594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6770位。哦,差別不大嗎。華科大2005年在湖北省的錄取分為560分,在全省的排序位置是11905位。哦,差別這么大。華科大2004年錄取分為611分,所對應的排序位置在7740位;華科大2003年錄取分為539分,所對應的排序位置在11442位;華科大2002年錄取分為585分,所對應的排序位置在15018位…… 果真如此,年年都有不同,那還怎么用呢?別急,這就是分數排序定位法的作用之所在(將在下面詳細介紹)。
(2)可預測當地當年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的內在含義及作用,還在于可以推測該地各科類各批次錄
取控制分數線。……由于各地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遲早是要公開公布的,預測也不過是早幾天知道心中有個大概數而已,不必哪么準確,故而在這里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如下。第1步,找到當地上一年招生資料中某科類的計劃人數;第2步,根據當地上一年所劃某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在當地上一年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上查出所對應分數的累計人數;第3步,用第2步中的累計人數去除以第1步中的計劃人數就得出一個比例系數;第4步,用當年某科類的計劃人數去乘以第3步中算出的比例系數,得到一個總人數;第5步,再用第4步中的這個總人數查找當年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的累計人數中的相同數或最接近的數字所對應的分數即為當年的某科類某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具體舉例說明如下:第1步,湖北省2005年理科類第一批招生計劃人數為26117名;第2步,湖北省2005年理科類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為524分;在湖北省2005年理科類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上所對應的累計人數中的相同數或最接近的數字是33132位;第3步,用33132÷26117=1.2686;第4步,用湖北省2006年理科類招生計劃人數為25074名,即25074×1.2686=31809;第5步,查找2006年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的累計人數中最接近的數字是31677位,所對應的分數是546分。這個分數即為所預測的當年的理科類第一批次錄取控制線。與稍后幾天湖北省招委所公布的546分完全相同。545分所對應的排序位置是32496位;547分所對應的排序位置是30924位。
采用此法再預測湖北省2006年文史類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第1步,湖北省2005年文史類招生計劃人數為5147名;第2步,湖北省2005年文史類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為506分;在湖北省2005年理科類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上所對應的累計人數中的相同數或最接近的數字是6539位;第3步,用6539÷5147=1.2704 ;第4步,用湖北省2006年文史類招生計劃人數為5075名,即5075×1.2704=6447 ;第5步,查找2006年高考總分成績一分一段統計表的累計人數中最接近的數字是6387位,所對應的分數是545分。這個分數即為所預測的當年的理科類第一批次錄取控制線。與稍后幾天湖北省招委所公布的545分完全相同。546分所對應的排序位置是6162位;544分所對應的排序位置是6641位。
通過湖北省2006年本科各批次線預測表1可知,對第1批次理工類和文史類所預測的分數均無誤差;對第2批1次理工類和文史類所預測的分數幾無誤差;對第2批2次文史類所預測的分數幾無誤差,而理工類所預測的誤差達4分,原因在于湖北省對其劃線比例有所改變,如果將其的對應比例系數從6.5748調整到7.0的時候就完全無誤差了。同樣,第3批1次理工與文史類的誤差分別為3分、5分;第3批2次理工、文史類的誤差競達到了16分以上,原因仍在于湖北省對其劃線比例有所改變。與其因劃線比例改變造成較大誤差,不如來個更簡便的方法。
采用這個方法必須特別注意的是:
① 當地關于劃分各科類各批次錄控線的比例之政策在當年是否會有所變化,如無變化,照上例用之;如有變化會有多大,根據變化情況適當加以修正用之。
② 所引用數據均來自省招生辦所公布公開的數據,招生計劃人數是當地招生辦公布的考生人手一冊的招生專業目錄上的數據。如果有些考生及家長沒有上年的資料,筆者在這里給出一個經驗系數1.20~1.35以供參考,這是劃分一本與二本的;三本獨立學院的經驗系數1.5~2.0左右。
③ 預測當地當年各科類各批次貼線生的具體分數范圍。……
④ 可對分數含金量區別法之實際含金量的比較系數加以驗證或修正微調。(將在下面詳細介紹)
⑤ 可直接用于區別分數含金量。(將在下面詳細介紹)
⑥ 可用于檢驗所預算的高招專業錄取分(將在下面詳細介紹)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