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最后沖刺復習100天闖關
具體各科的復習建議如下:
英語 基本詞匯和基本句型要不斷復習強化。聽力部分保證每天一套模擬練習。在練習中發現命題規律,積累聽力中出現的高頻詞和習慣用語。語法部分應做一次系統的語法專項復習,再進行綜合練習。多記、多練、多想、多問,要注意整理和總結。這是對單選、完型、改錯、寫作的復習準備。系統復習之后,應該以糾錯為主,就沒有必要再用大量的時間復習語法了。錯題集是避免重復語法錯誤的最好武器,每次考試前翻一遍,能降低自己的錯誤率,加強記憶。閱讀部分得分率不高主要是兩部分的原因造成的,一是閱讀速度跟不上,二是思路問題。每天至少保證在規定時間內(35分鐘左右)五篇閱讀的練習量,確保自己在高考的時候有一個好的應試狀態。做一套,消化一套,重視發掘問題與選項的聯系。要做好高考寫作題,應該對各個文本有個全面的準備,多儲備些經典句,用地道的表達。
語文 高考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古詩文閱讀、現代文閱讀、作文等四方面。基礎知識如字詞,越早復習越有利。系統的復習之后,再在以后的做題中進行不斷地積累和補充。閱讀題不要求數量,要注意答題思路,和英語閱讀一樣,做完題目后分析答案是很必要的。近期可以做一些完整的作文練習,找適合自己的文體和方法,列提綱作文。臨近高考一個月的時候可以利用空余?磳懽魉夭,但不要再做作文,分析話題列出提綱即可。
數學 針對普遍存在的答題速度問題,在專項復習中進行常見題型和方法的總結,可以在考試中用更短的時間獲得思路。熟練掌握各種通法通則,同時注意數學內部的綜合性運用。專題復習結束以后,高考前一個月要在保證時間的前提下至少做10套綜合卷,根據錯題分布再分項總結,找到弱點進行強化。
文綜 復習要以課本為依托。文綜的成敗取決于對課本基礎知識的熟練程度,切不可重題目而輕教材。離開基礎知識,任何能力、技巧都是空中樓閣。要從教材中構建出“樹形”的政治體系,培養政治思維;要找出歷史發展的“大脈絡”,將全部歷史“整合”起來;要明確和細化常用的工具性地理知識,熟練掌握和應用。這樣才能保證基礎的鞏固和能力的發揮。
理綜 加強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把基礎知識落實到位,是取得一個好分數的基本保證。題不在多,而在于精,把題考查的方方面面體會到,發現命題者的意圖,了解出題的知識角度,就會知道題目考查的是什么知識,在設計上有哪些新意的地方,從而為以后的答題提供思路。需要提醒考生的是,重視實驗,一定要結合相關科學理論、原理和方法進行復習。
高考復習三大誤區
指導專家:北京新干線學校校長 馮建
誤區1:避重就輕,忽視基礎。
很多考生對自己的實際能力沒有清醒的認識,高估自己的水平,在復習過程中一味地鉆難題,忽略基礎知識,追求巧解偏題怪題,忽略通性通法。在最后階段的復習中,考生應該從專題訓練回歸到基礎知識的理解,強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考試大綱中對出題目標和能力要求其實都有表現,F階段基礎知識是考生復習的重點,是考生其他能力在考試中得以發揮的基礎,不要一味鉆難題、怪題、生題,也不要因為題目簡單而掉以輕心,在考試中無謂丟分。注意查缺補漏,將以前考試試卷中出現的錯題進行訂正、分類并及時改正,做到“題不二錯”,就能在考試中出奇制勝。
誤區2:面面俱到,一味求全。
對于每個考生而言,無論從全局的角度,還是從單科的角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況且,由于高考試卷受卷面、考試時間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識點,必定是有重有輕,有主有次。因此,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注意對重點知識的復習。重點突出,主次分清,復習效果才會好。
總體而言,最后三個月的高考復習應該包括以下過程:全面檢測—發現問題—總結反思—解決問題。應該專門準備試卷分析問題本,對于每一次考試試卷上每一道題進行逐一分析,把所有知識點分成100%掌握的,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完全不會的三大部分。
對于100%掌握的試題往往會造成考生忽視,其實這部分知識仍需投入一定時間關注,使其得到徹底鞏固,無論試題如何變形,也能從容面對。第二類,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內容,是大部分考生最應關注多下工夫解決的問題。這一部分知識是考生成績是否能夠再提高的關鍵,因為這部分知識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解題思路,考生有所了解,只是不夠熟練。所以學生應進行概念定理的重新咀嚼,多進行相仿題型、題例的訓練,力爭在高考時在這部分多抓分。第三類是完全不會的內容部分,應該因人而異,高考題型分成四類:塞分題、基礎題、中檔題和綜合題,大部分同學完全不會的部分在綜合題,建議學生的復習順序應該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應進行跨越性復習。
誤區3:學習無計劃,盲目跟從老師。
每個考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都不盡相同,分數差距比較大,升學目標也相差甚遠。具體來說,600分、450分、300分等不同分數段的學生面臨的問題千差萬別,所以復習方法也不能照搬同一模式。模擬考試成績在二本線以下的學生應該把復習重點定位在塞分題和基礎題部分;一本線以下的學生應該在確保前兩種題拿分的同時關注中檔題和部分綜合題的復習;準備沖刺清華、北大等名校的考生應更多關注中檔題和綜合題的強化訓練。最后階段的復習方法是高考的關鍵,應遵循因人而異、不可求同的原則。
經驗談
韓旭,北京科技大學學生
因為我的基礎比較好,在當年復習的時候,我把重點放在查缺補漏上。尤其是每次測試完,我都會認真復習做錯了的試題。每隔一個月我會把當月的試題拿出來,再鞏固一下那些做錯的題目。
素素,北京大學學生
我的數學比較差,規定時間內一套試題基本上都做不完,有時候分數甚至會不及格。沖刺階段我采用的方法是不斷練習做題,做好每一道基礎題,后面的大題做不下來就先放下。最后的高考我雖然還是沒有把整套題目做完,不過我做完的題目準確率是100%,這樣下來我還是拿了一個可觀的分數。對于文科學生來說,如果數學差,我建議重點抓基礎題,把那些常見的題型弄明白了,即使不會得特別高的分數,但是拉下的分數也會大大減少。
劉翰,清華大學學生
高考復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勞逸結合,不要成天悶在屋子里。每一節課下課后最好找同學聊聊天,可以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
專家答疑
讀者問題:在高考前的最后三個月,考生應該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出場專家:北京新干線學校校長 馮建
考生和家長都要減壓
我特別建議考生和家長不要過于在乎目前成績的得失,也不要完全參考模擬成績來擬定學生的升學目標,畢竟模擬考試不同于高考。臨近高考,學生應避免過度疲勞,少開夜車,保持有規律并且固定的起居時間,這樣會對考生充分發揮自身水平起到良好的效果。考生目前需要的是穩定的心理狀態與和諧的學習環境,這樣才有助于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最后的沖刺復習中,在高考中正常發揮取得理想成績。家長此時應充分關注考生日常生活,對考生應多鼓勵、多交流、少責問。高考前這幾個月的天氣會越來越熱,考生應注意飲食衛生,切忌暴飲暴食,避免考前出現身體不適。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