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人大代表朱永新炮轟中學文理分科,稱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體" />
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文理分科會被文理互補取代嗎

2008-12-09 14:13:47 來源:
近日專家“炮轟”中學文理分科,滬上教育名家激辯利弊

    最近,全國人大代表朱永新炮轟中學文理分科,稱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體素質,導致了我國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的分離,也是諾貝爾獎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么,這一觀點究竟有無道理?如果取消文理分科,高考有沒有可解決分科問題的最佳替代之道?高考政策會不會調整?對此,記者采訪了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復旦附中、上海中學等名校的校長、專家。

[中學聲音]

贊同派:文理分科將會逐步退出舞臺

    復旦附中校長謝應平認為,從長遠發展趨勢來看,高中文理分科將逐步退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文理互補的教育模式。謝校長說,文理分科的弊端現在已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了,重理輕文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強化。同學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知識的學習上,人文教育的作用被忽視了。由此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這不能不說是現行教育的一個遺憾。

    謝校長認為,取消文理分科是必然的。現代社會需要越來越多復合型人才,要能應付快速更新的知識大環境,也要具備較高個人素質,其中當然包括道德涵養和對文學藝術的感悟力。而在高中階段過早地文理分科,把學生分門別類貼上標簽,不利于其自身的發展。

    當然取消文理分科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一過程和高考制度的改革密切相關。在高中教育多多少少還受著應試影響的情況下,要徹底打通文理之間的隔膜還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地摸索。謝校長告訴記者,他們學校很早就開始嘗試,如開設文科加強實驗班,把文科和理科的同學吸納到一個班級里來,創造一個文理不分家的學習環境。同時,學校還在學農期間組織學生進行專項社會調查等。通過這些途徑,學校希望培養的是能夠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具有較強綜合能力的學生。

反對派:文理分科有其合理成分

    上海中學校長唐盛昌認為,文理分科牽涉到很多方面,是一個復雜問題,不能僅憑一時感覺就做決定,在缺少切實的調查與論證之前,應采取謹慎態度。文理分科有其合理的成分,因為人的潛能存在差異,有些同學數學方面很優秀,但對寫作就不是很擅長,反之一些同學寫得一手好文章,碰到數學難題就一籌莫展。

    唐校長認為,從人的發展這個角度考慮,在教育培養上有所側重是合情合理的。把很多學生出了校門就再也用不著的知識教授給他們,肯定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科技人文各領域知識層出不窮、迅速更替的這個大背景下,首先要知道哪些知識對學生的發展是必要的,而在這一方面,我們仍然缺乏充分的認識。“另外從統計上來看,還未拿出有分量的理由來支持文理綜合的做法!碧剖⒉f,“所謂培養‘復合型人才’是不是就是要我們把文科理科綜合到一起,這種綜合是不是就比現在的教育模式更加有效,這些都沒有定論!
[高校觀點]

贊同派:“通識教育”在高中就該完成

    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思和教授認為,整個社會都意識到了學生精神素質的下降、整個人文精神的失落,F在高中的教育一切都以高考為圓心,文理分科導致部分學生偏科,特別是理科生偏科非常厲害,歷史、地理都大大削弱了。校長們都以高考升學率特別是進一流名校為首要目標,導致了高中的課程設置也都圍繞著高考出發,一些不考的培養素質的課程則被家長質疑、教師擠占。

    陳思和曾參與了復旦“通識教育”中中文內容的制定,復旦“通識教育”共有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六大模塊,其目的是補新生高中教育的不足,進行人格教育、糾正偏科、打好全面基礎。他認為,“通識教育”其實在高中就該完成,但現在許多理科生基本的人文素養缺失,責任落在了大學頭上。原本高中應該是人格教育,大學是專業教育,但現在大學里除去第一年“通識教育”、第四年寫論文找工作,真正的專業教育最多只有兩年半時間,專業知識教育不得不延續到研究生教育完成,這樣出來的大學生已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來就能挑大梁的大學生不可同日而語。

反對派:應試教育體制是本源

上海交大熊丙奇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是現在的學生接受的純粹是知識化、技能化、應試化的教育,這是應試教育體制造成的根本問題。他舉例說,2002年某省實行“3+大綜合”(“大綜合”是把理、化、生、史、地、政等6科出在一張卷子上),初衷就是為了打破文理分科的弊端,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套改革方案僅僅實施了一年,就因學生要同時抓9門課,負擔太重,且高校在選拔人才時較難區分學生的特長而宣告失敗。

    熊丙奇強調,正是這種強調卷面分數、將分數作為唯一錄取依據的高考集中錄取制度,才是造成整體素質低、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缺失的本源。在現行高考制度下,可以說,分理不分科,必然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讓更多的學生被繁重的學業壓得抬不起頭來。在這樣的升學制度引導下,學校教育必然以知識教育為重點,突出記憶與背誦,哪怕是人文學科的教育,也是走知識化、技能化的路線。

[專家對策]

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與升學制度

    熊丙奇表示,只有把教育對準人本身,教育的內容才可能真正有益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康發展,而這樣的教育,必須建立“以人為本”、注重人個性、特長的多元評價體系與升學制度。而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建立高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打破集中高考錄取制度,建立多元錄取體系,實行自主招生。這樣方可談及中學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問題。

    陳思和則認為,雖然高考制度有缺陷,但眼下看來至少是公正的,重要的是要改革高考制度的內容,不要機械地改變,而是要從調節社會的導向性入手,如果高考導向能調節到文理不分科、強調人文的話,那么整個社會自然就會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欧美自拍制服丝袜另类图 |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精品乱码 | 亚洲AV秘片一区二区三3 | 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