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時 家長考生都要有顆“平常心”
高考馬上就要來臨,濟南中學高三(16)班的同學們離校前做心理放松運動。記者 楊黎明 攝
又是一年高考(Q吧)時,怎么才能讓孩子以最好的狀態應對考試?身為父母應該做些什么?本期社區對話選取一個成功走過高考的家庭,讓孩子和家長以及有經驗的畢業班班主任,根據親身經歷提出了一些小建議。考前這兩天,希望能給考生和家長一點兒幫助。
□嘉賓:蔣媛媛山東大學大一學生山東省實驗中學
2007屆實驗班畢業生
心態好,高考時發揮很不錯
“高考前有點壓力很正常,考試前一個月我就開始緊張。”回憶起去年參加高考時的情景,山東大學數學學院大一學生蔣媛媛說。
現在,小蔣在系里、院里都是學生干部,成績也很好。而在一年前,她還是山東省實驗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和現在正在待考的學子一樣,忐忑不安又有點兒興奮。
小蔣的成績不是最好的,但高考時發揮卻很不錯,順利地考入了山東大學,還進了基地班。她覺得,這是因為她心態比較好,所以高考正常甚至是超常發揮了。
“臨考前幾天,再想去補知識上的漏洞是來不及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調整好心態,讓自己平靜下來。”小蔣說,高考前兩天,最好把平時的筆記再系統地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數,這樣走上考場的時候就不會慌亂了。
小蔣認為,自己之所以心態調整得比較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父母總是跟小蔣說,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唯一道路,沒必要把考試結果想得那么嚴重。
因為很信任父母,有什么心事小蔣都及時跟父母說,聽聽他們的分析就安心了很多。
“心里害怕的時候,我就想一想如果考不好會有什么后果,結果發現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心里就比較平靜了,甚至走上考場的時候還有一點點興奮感,畢竟也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小蔣說。
□嘉賓:張麗蔣媛媛的母親
能順利走出考場,就是好樣的
“孩子高考都過去一年了,現在想起來我還是很緊張。”電話里,蔣媛媛的母親張麗激動地說。
自從孩子上了高三,一家人的生活就開始進入“戰時狀態”。每一餐,張麗都絞盡腦汁,既要注意營養搭配,又要考慮外形色澤,怕孩子吃不好影響學習。
特別是到了臨考前幾天,家長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兒,一言一行都慎之又慎,比孩子都要緊張。
“我跟孩子她爸其實心里挺緊張,但又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她壓力本來就很大了,只能裝得很平靜,從來不主動提考試的事。”張麗說。每次吃飯的時候,她都很隨意地跟女兒講一些從報紙上看來的笑話,說說笑笑間孩子就輕松了很多。
張麗覺得,家長個個都望子成龍,但如果給孩子施加的壓力太多了,老給孩子說一定要考好,考不好會如何如何,往往會適得其反。
“我孩子班里有兩個小女孩,成績一直很好,但到了高考卻沒發揮好。我給她們家長打電話,家長都說是壓力太大了,一進考場就蒙了。”張麗說。
所以張麗建議家長別對孩子抱那么大的期望,孩子能順利走下來就好。
“每場考試我都把女兒送到考點門口,擁抱一下,握握手讓她進考場。考完最后一門我去接女兒的時候,兩個人抱著哭了。我覺得不管成績如何,我女兒順利走出考場就是好樣的。”
□嘉賓:劉沂珍山東省特級教師 ,山東省實驗中學2007屆實驗班班主任
別把高考太當回事家長學生都要放松
“你越把高考當回事,又是考慮吃得好,又是考慮睡得好,就會越緊張。我主張學生們別把高考太當回事,平時怎么吃還怎么吃,平時什么時候睡覺還什么時候睡覺,別改變平時的習慣。”山東省特級教師、蔣媛媛的班主任劉沂珍說。
劉沂珍認為,在高考前幾天,孩子心里其實都沒底兒,最需要的就是鼓勵。“我會告訴我的孩子們,你們其實真的很棒,只是平時老師沒有告訴你們,我相信你們,你們一定能夠成功。”老師的這些話,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本很緊張的學生聽到這些話就有了信心。
自己帶出來的每一屆學生上考場,劉沂珍都會送他們到考點門口,擁抱一下,或者做一個加油的手勢,學生們就會微笑地走進考場。
通過自己的經驗,劉沂珍建議家長和親友這個時候一定要放松,多給孩子鼓勵,別一出考場就問考得怎么樣。
□嘉賓:孟海蘭山東師范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
孩子不想有人陪考家長千萬不要勉強
孟教授認為,從考生生活方面來說,首先要放松心情、休息好。如果考試前一天睡不著覺也是很正常的,千萬不要借助藥物入眠。飲食方面也要注意保持清淡。
學習方面,考試前幾天,不需要解題,可以把課本的目錄通讀一遍,整理一下有關知識點的綱目,做好過去所學知識的回顧。
心理上,考生要注意調整心態,不能把高考當作決定生死存亡的考試,要以平常心對待,對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考試前如果緊張,可以適當地深呼吸或者活動活動手指等,有時,肢體的運動可以適當地緩解緊張的情緒。
還有一點,考生考前一定要提前看考場,弄清楚考場的位置、行車的路線和周圍的環境,做到考前心中不慌。
“其實很多考生的家長比考生還要緊張,這種情緒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這只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和壓力。”孟海蘭教授說家長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急躁緊張情緒,保證家庭生活一切如常。良好的家庭氛圍,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強化孩子的信心。
如果孩子不想讓家長陪同一起去考場,千萬不要勉強,最好能順其自然。考完單個科目,也不要打聽孩子考得怎么樣,不要讓孩子去對答案、估算分數。這樣只會影響孩子接下來考試的情緒。這個時候,家長只要扮演好后勤保障人員的角色就好。
專題采寫 社區記者 王帥軍 李杰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