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學生停止文理分科?贊同反對聲音各半
資料圖片:2008年6月9日,山東省實驗中學一批考生高考結束后在考場外歡呼雀躍。新華社發(呂傳泉 攝)
從1977年恢復高考后一直持續至今的高中文理分科現象近年屢遭專家炮轟,部分省份已致力于取消文理分科。作為高中課程改革的前沿陣地,海南要不要停止文理分科?學校、家長、學生對此表示高度關注。
反對聲音:
文科生被看成“二等公民”
海南中學高二王同學極力反對文理分科,他說,他從小喜歡學語文、歷史等學科,理科也不差。這學期面臨文理分科,老爸老媽一定要他選擇理科,理由是,理科難度高,幾乎都是理科學不下去的學生才學習文科,學習文科的人是二等公民,選擇文科好像是失敗者的代表。“在他們眼里,學習文科不是出于興趣、熱愛,而是無奈的選擇。”王同學說,這些話讓自己很受傷,促使他選擇了理科,但這明顯是違背自己的意愿的。
贊成聲音:
文理分科有利于社會分工
也有不少老師和家長贊成文理分科。“文理分科是大勢所趨。因為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長、興趣傾向已經顯現,他們有的擅長文科,有的擅長理科。根據自身的特點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學生選擇側重文科或理科,有利于他們集中精力,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瓊山中學王老師說:“現在的絕大多數高校都是分科招生,所以高中分科也是為了與大學接軌。” >>>詳細
從1977年恢復高考后一直持續至今的高中文理分科現象近年屢遭專家炮轟,部分省份已致力于取消文理分科。作為高中課程改革的前沿陣地,海南要不要停止文理分科?學校、家長、學生對此表示高度關注。
反對聲音:
文科生被看成“二等公民”
今天,記者走訪海南中學、瓊山中學等多所高中學校,贊成文理分科和反對文理分科者平分秋色。
海南中學高二王同學極力反對文理分科,他說,他從小喜歡學語文、歷史等學科,理科也不差。這學期面臨文理分科,老爸老媽一定要他選擇理科,理由是,理科難度高,幾乎都是理科學不下去的學生才學習文科,學習文科的人是二等公民,選擇文科好像是失敗者的代表。“在他們眼里,學習文科不是出于興趣、熱愛,而是無奈的選擇。”王同學說,這些話讓自己很受傷,促使他選擇了理科,但這明顯是違背自己的意愿的。
一些學生告訴記者,在中學,理科學生明顯比文科學生優越得多。比如,文理學生在保送大學時的待遇完全不同,理科學生,無論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任何奧林匹克的競賽都可以換一張大學的入門券,得獎后能被保送名校。而文科學生再出色,也很難獲得保送生的資格。這使許多文科方面有優異才能的學生,最后都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心愛,選擇報考理科。
有高校教師強烈反對文理分科。海南大學經管學院林老師說,一些文科生在進入文理兼收的專業后,《統籌學》、《概率》等根本學不懂。考試不及格,壓力又大,這不利于人才的繼續教育。
學生家長朱女士說,過早地文理分科,讓理科學生不再學習歷史、地理,不再閱讀經典、文學,從而知識面狹窄,人文精神薄弱;文科學生則遠離物理、化學,不熟悉最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科學思維與科學精神的訓練不夠。這樣,人的全面發展,人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就成為一句空話。
贊成聲音:
文理分科有利于社會分工
也有不少老師和家長贊成文理分科。“文理分科是大勢所趨。因為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長、興趣傾向已經顯現,他們有的擅長文科,有的擅長理科。根據自身的特點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學生選擇側重文科或理科,有利于他們集中精力,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瓊山中學王老師說:“現在的絕大多數高校都是分科招生,所以高中分科也是為了與大學接軌。”
學生家長宋先生說:“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而學生的時間是有限的,分科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特長,并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也有利于高校擇優錄取新生,真正做到‘術業有專攻’。文理分科創造了最佳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學習上能有最大的收獲。”
海南師范大學張老師說:“我認為還是要分科。人有不同的性格和脾氣,各有所好。再者現在高中生已經很辛苦。還眉毛胡子一把抓嗎?真正的補償應該是進大學后,文科生要求必須選修理科的課程,而理科生必須選修文科的課程。”
海南大學大三學生林珂說:“我贊成文理分科。如果科目太多,復習面太廣,學生的壓力太大了。分了文理科可減輕學生很多負擔,從而不會因為要應付高考,花時間在自己不擅長或是不喜歡的科目上了。”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