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少女542分進入象牙塔
現在,她正置身于象牙塔內,與同齡人一樣在接受知識的熏陶。在今年的高考中,她以總分542分的成績被哈爾濱學院音樂教育專業錄取。
究竟是什么原因,改變了這個女孩的人生軌跡?
女兒的魂被網絡勾走了
女孩叫孫玲(化名)。在母親高文清眼中,她從小就是個乖乖女,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在班級名列中上等。然而,到初三時,女兒突然變了。
“那年9月開始,我發現女兒要錢的次數多了,問她錢都干啥了,她說交補課費。”高文清為弄清原因,一連半個月,到女兒補課的地方“監視”,但她發現,每天女兒的自行車在那里,可人卻不知去向。
女兒回來后,任憑母親怎么問,孫玲就是不說去了哪兒,高文清也無計可施。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個多月。直到有一天,孫玲兩天兩夜沒回家,高文清有些擔心了。可是她找遍了女兒可能去的地方,始終一無所獲。后來,她從孫玲的同學口中得知“可能去了網吧”。
她發瘋了一樣到處尋找,可是沒發現女兒的蹤影。她想到有的網吧不掛牌子,就挨家挨戶地敲門,可沒人給她好臉色,甚至有人罵她有病。深夜,當她敲開一戶人家的大門時,一條大狼狗猛地撲過來,嚇得她一下癱坐在地上,尿濕了褲子。寒冬臘月,凍得她瑟瑟發抖。
高文清找遍了所有能找到的網吧,但還是沒找到女兒。回到家,高文清與丈夫孫福林抱頭痛哭,心想“這孩子算完了”。整個晚上,夫妻倆都沒合眼。
第二天一早,孫玲疲憊地回了家,高文清抓起掃帚劈頭蓋臉就打,可孫玲一聲不吱,任憑打罵。直到掃帚把被打飛了,她還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只甩給媽媽一句:“我沒錯,我去網吧也可以學習。”
挨了打,孫玲還是照樣去上網,仍然經常幾天不回家,甚至變本加厲,越來越頻繁。每天,高文清做好飯等女兒放學回來。“只要放學后5分鐘孫玲不到家,我就開始緊張,頭皮發麻。”高文清說,通常的情況是,飯菜放在桌上沒顧得上吃,夫妻倆就出去找孩子了。
自從迷上網絡后,孫玲經常曠課逃學,整日泡在網吧里,成績急劇下降。過去,孫玲的學習成績能排中上等,全年級700多人,最好的成績排在第120名。可現在,她根本無心學習,老師們反感,同學們疏遠,最終被學校開除了。
女兒因上網被學校開除后,連孩子的爸爸都心灰意冷,他勸高文清:“別費勁了,由她去吧!”可高文清說:“我就是打折她的腿在家養著,也不能讓她出去學壞,變成社會的人渣。”
每次孫玲被從網吧揪回來,都免不了挨頓打。高文清房間里準備了兩樣東西:掃帚和木方子!她警告孫玲:“這次用掃帚打,你再敢去網吧,我就用木方子打,非打斷你的腿不可!”有一次,女兒又去上網回來,高文清鎖上房門,扒下孫玲的外衣用木方狠狠地打,孫玲不哭不叫,淚也不流一滴。屋外的父親以為孩子被打得沒氣兒了,砸碎玻璃沖進屋里,把女兒搶了出來。
高文清瘋狂地毆打女兒,并把女兒鎖在家里,但即使這樣也沒有讓孫玲有所轉變。母親把門鎖上,孫玲就從窗戶跳出去,母親只要稍不留意,孫玲就沒影兒了。母親再逐個網吧找,找到了,就把孫玲往家拽。可母親在道南邊走,女兒就跑到道北邊;母親追過來想和女兒說幾句話,女兒立馬又跑到道南邊。回到家,孫玲“砰”地一聲關上房門,在房間里摔東西泄氣,甚至用打碎的玻璃割手腕抗議。
母女倆的關系僵化到了極致。“那時候,她跟我根本不說話,叫她吃飯她也不理,餓了就找她爸說,干脆就當沒我這個人。”高文清說,母女之間開始了長時間的冷戰。
后來,孫玲又一次跑出去數天,全家人找遍縣城也找不到孫玲,氣急了的高文清對愛人說:“這次回來非把她的腿打斷!”后來孫玲回來了,把自己反鎖在房間里很久都沒有動靜。高文清感覺不對,撞開房門,看見女兒已經吃了安眠藥,夫妻倆抱著女兒大哭,趕緊送到醫院,因為處理及時,女兒才被搶救過來。
“那次以后,我就沒離開過我姑娘”。為了防止女兒再出危險,也為了看住女兒,晚上高文清就和女兒睡在一個房間,每天都要等女兒睡著了她再睡。“有時半夜她上廁所,我都害怕我姑娘又沒了。”高文清說,她總會突然驚醒,看見女兒睡在她旁邊才放心。
打,無濟于事,高文清就苦口婆心地勸說,可女兒看見高文清轉身就走,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根本不理。高文清就搬把椅子坐在門口,對著屋里的女兒講。可女兒好像鐵了心腸,仍然無動于衷。
高文清很苦悶,她有滿肚子話想對女兒說,可女兒一句都不聽。“那段時間,我們家就沒吃過一頓團圓飯,只要有我在她轉身就走。”高文清嘆息:“好好的一個家,再沒有以往的和諧和歡笑!”
實在憋悶得不行了,高文清就把想對女兒說的話寫在日記里,或者是寫在煙盒藥盒上,“老姑娘,跟媽說句話吧!”“老姑娘,你給媽指條路,你說媽該咋辦?”高文清把寫的紙條拿給孫玲看,可孫玲看都不看就扔了。
“我實在沒辦法了,寫出來就當發泄吧!”高文清把寫信當作唯一的寄托,每天都寫,希望能喚回女兒,“有時候半夜想起啥就起來寫,邊寫邊哭,給姑娘的那些信大部分都能看出是流著淚寫的。”
終于有一天,高文清在信中寫道:“老姑娘啊,媽媽錯了!媽媽再也不打你了。打你你也不哭,跟你說話你也不吱聲,你快把媽整瘋了!行了,媽媽錯了,對不起了!”她把這封信從門縫塞給女兒。不一會兒,孫玲又把信塞了回來,回復道:“哈哈,你還知道你錯了?真錯了??”這是幾個月來,女兒第一次和母親交流。
雖然女兒并沒有馬上原諒媽媽,仍然不和媽媽說話,但至少女兒肯用寫信的方式和媽媽交流了。這讓高文清看到了一絲希望,她繼續用寫信的方式跟女兒道歉。
這以后,高文清不斷地給女兒寫信。她沒有多少文化,寫的字也是錯字連篇,可是都是樸素的道理:“媽媽打你,心也痛啊!只要你不上網,媽媽再也不打你了。媽媽保證再也不打你了,媽媽說話算數。”
寫信成了高文清和女兒溝通的全新方式。剛開始,高文清給女兒寫信的內容還多是道歉之類的話,等到女兒有了回應,口氣慢慢緩和,母女倆寫信的內容也有了更多的話題。
“如果當時我媽不是用寫信的方式,我倆的關系也不會有什么緩和,更不會有今天。”孫玲認為,母親在信中肯放下架子,不再打罵、訓斥,而是心平氣和地交流,是母女關系改善的關鍵因素。
母女倆用寫信的方式找回了久違的親情,隨著一封封信的增多,孫玲有了變化:開始和家人一起吃飯,主動幫助母親做一些家務,慢慢地也不再去網吧了。
突然有一天,孫玲對媽媽說:“我想去上學!”聽到這句話時,高文清激動地說不出話來,“我老姑娘真的要去上學了?”高文清哭著對丈夫說:“我老姑娘回來了,我老姑娘真要去上學了!”
第二天,媽媽領著孫玲來到了她曾經就讀的學校,但是學校無論如何也不肯再接納她。當母親從校長室出來時,兩眼通紅,一言不發,母女倆走到校門口時失聲痛哭起來。
學校不肯接納自己,讓孫玲覺得自己已經被烙上了“壞孩子”的印記。就在媽媽為自己上學的事情四處奔波的時候,孫玲又偷偷跑出去上網,而且一夜沒有回家。
第二天晚上7時多,高文清在網吧找到了孫玲。回到家,孫玲低頭吃飯,不敢說話。孫玲心里想“肯定又免不了挨打”,可是,預想的事情并沒有發生。
媽媽只是對她說:“老姑娘,媽說了再也不打你,媽說話算數,你好好吃吧。吃完了好睡覺,一宿沒睡覺了。”
孫玲覺得不可思議,回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屋里不出聲。高文清坐到了孫玲的床邊,跟她聊天。“剛開始我是躺著裝睡,媽媽跟我說話我裝作聽不見,后來媽媽握住了我的手,說得激動了,我就坐了起來。”孫玲回憶說。
母女倆就這樣坐著聊到天亮。媽媽并沒有一味地勸說女兒讓她戒除網癮,遠離網吧,而是給她講自己的故事,勸她走自己的路,一定要考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
功夫不負有心人,鄉下的名山中學被高文清執著的精神所感動,終于答應接收孫玲。“我不看孩子的昨天,她昨天是壞孩子,今天肯來上學就是好孩子。這孩子我們收了。”校長的一番話也讓孫玲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入學后的第一次月考,孫玲考了個倒數第二。高文清得知后,沒有埋怨女兒,而是坦誠地說:“我老姑娘真厲害,半年多沒上學了還攆上一個呢!你別灰心,下次考試你肯定還能再攆上10個。”聽了媽媽的話,孫玲感到意外更覺得溫暖,也暗自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考上重點高中。
其實,高文清心里比誰都急,她一邊鼓勵女兒,一邊找老師做工作,希望老師別放棄孫玲,多給她補補課。第二次月考時,孫玲的學習成績提高了20多名。當時,距中考還有400多天,高文清期待女兒能夠創造奇跡。
女兒所在的學校地處偏遠,條件艱苦,高文清擔心學校的伙食不好,便開始每天騎自行車給女兒送飯,來回20公里的路程,風雨不誤,路邊多少棵樹,她都數得清清楚楚。
一次,高文清早早地做了好吃的給女兒送去,可是因為道路泥濘,自行車前后輪都糊死了。高文清推也推不動,扛也扛不動,只能用手摳,摳一點走一點。還甩得滿身泥漿。當她終于狼狽不堪地趕到學校時,女兒因為沒吃上飯生氣了……
第二天,高文清繼續騎車給女兒送飯。閑聊中,女兒說,學校的條件實在太簡陋了,經常有老鼠跑來跑去。高文清把女兒的話記在了心里。
隨后,高文清買了一袋水泥騎車帶到學校,摻上沙子,然后把墻上的老鼠洞一個個堵死了,老鼠就不見了。
在學校里,學生們都把洗完的衣服晾在院子里的大榆樹上。有一次,一只蟲子爬到孫玲晾在樹上的褲子里,孫玲被嚇哭了。
這一幕,正好被前來送飯的高文清看到。高文清就爬到樹上,一棵樹一棵樹捉蟲子。女兒下課后看見母親還沒有走,又看見滿地的蟲子,心里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那次,孫玲把母親送到大門外,臨走時,她小聲說:“媽媽明天別來了,謝謝媽媽!”
高文清的眼淚刷地流了下來,這是自打女兒沉迷網吧以來,對她說的最貼心的話。而因為有了媽媽的愛,孫玲學習越來越刻苦,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最終以全校第9名的成績考入黑龍江省克東縣重點高中克東一中。
考上重點高中的孫玲,徹底擺脫了“網癮少年”的陰影,與媽媽的感情也越來越近了。一次,孫玲收拾東西時發現了媽媽的日記。翻看后才發現,日記里都是關于自己的點點滴滴……
在媽媽的日記里,她常常會自己問自己,怎樣才能做一個好媽媽。孫玲看著很不是滋味,“以前,自己實在是太不懂事了!”孫玲在自責的同時,暗下決心一定要考上大學。“為了報答媽媽,更為了證明自己。”
2007年11月末,孫玲突然提出要報考藝術專業,此時距高考藝術考試只剩100天了。“我當時想,自己的成績考本科有點沒把握,如果能通過藝術科考試,加上我現在的成績就能考上本科院校。”孫玲決定為自己的人生拼一次,在剩下的100天里創造一個奇跡。
要考藝術專業,就需要有藝術特長。然而,孫玲只在9歲時學過一段手風琴,從此再也沒有學過與藝術有關的知識。可孫玲不服輸,執著要從頭開始。高文清便在克東縣少年宮找了位老師教,孫玲閉門苦練,一拉就是四五個小時,水都顧不上喝。看著滿頭大汗的女兒,高文請感到欣慰和驕傲。
高考結束了,孫玲藝術科考了139分,在全縣13名藝術考生中名列第一,加上文化課分,最后以總分542分的成績被哈爾濱學院的本科音樂教育專業錄取。
孫玲開始了全新的生活,高文清感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親,有時做夢都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當她將孫玲送到學校要返回時,女兒說:“媽媽,你太辛苦了,回去時買張臥鋪票吧!”高文清的眼淚刷地就下來了,“我的女兒懂事了,她不是那個網癮女孩了!”
如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孫玲還會想起媽媽的愛。她還能一字一字地背誦她曾經寫給母親的信:“在一個溫情的夜里,一位偉大的母親拉著一個不懂事女孩的手,告訴她人生的真諦……我難過,因為我就是那個讓母親操心的女孩;我驕傲,因為那個偉大的母親就是我的媽媽。對不起媽媽,我為我過去的無知、任性向您道歉。謝謝您媽媽,女兒不會忘記,那一封封母親擺在桌子上的信,每一封信都像一盆清涼的雨水沖刷著女兒的心靈;女兒不會忘記,母親領著女兒四處找學校的情景;女兒不會忘記,母親頂著寒風為女兒送吃的的情景;女兒不會忘記……”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