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自主招生、保送生選拔流程(3)
考生首先要在北大招生網上報名平臺注冊、填表。大家只要按照申請表格上要求的各項認真填寫保證信息點準確無誤。需要注意的就是專業志愿及陳述,保送生同學在這里填寫的志愿會作為為錄取依據之一(詳見“保送生錄取”章節),自主招生同學填寫的志愿僅供參考,沒有特別的意義,最終志愿以高考志愿為準。這里設這一欄,只是避免兩類考生單獨報名的繁瑣,也是想大致了解申請同學的相關想法。第二為郵寄到北大招辦的書面材料,這里面應該包括第一部分的打印版和一下一些資料:
(1)由考生任課教師或中學領導等提供的推薦信。
(2)申請表所列獎項、活動的證書復印件和證明材料。
各種證明材料,都必須隨報名表格寄送到北大招生辦。在面試后確定錄取前,任何新的獲獎(保送資格)都可以補寄或者傳真到北大招生辦。
對于參加競賽得知獲獎,但還未拿到證書的情況,可以先填上獲獎內容,然后由老師或學校開具相關證明,等到拿到證書后,再在面試前寄去復印件。
對于未有明確要求的材料,如自薦信、自己發表的文章、出版的書以及參加各類比賽的成果等需要大家自主決定是否提交;一般的文章、圖書,如果不是學術作品,發表在學術刊物上,那么不建議作為申請材料提供,因為不反映學術能力的材料可能不會被考慮。重要的是,申請是一個考察學生能力的機會,優秀的學生懂得如何準備材料使北大招生老師能夠更加全面準確的了解自己的情況。
當你的申請材料完成并寄送到北大招生辦后,你的申請系統中會收到消息通知材料已經寄達。但每年寄送到北大的申請材料都很多,所以完全有可能在實際寄到北大招辦幾天后,工作人員才完成對你的確認信息的錄入,因此不要召集。由于多數同學都選擇使用穩妥地特快專遞寄送申請材料,因此建議考生記住特快專遞的寄送號,可據此在網上查詢郵寄狀態。只要你寫對地址,網上顯示有人接收后,那么申請材料一般就寄到了北大。
在初審過程中,招辦會邀請各院系的老師組成自主招生專家組對申請考生進行選拔。北大老師會仔細瀏覽考生所提供的申請表格、附加材料,根據綜合情況決定初審通過人選。如果你能夠按照我們前面強調的內容進行準備,那么能否通過初審就完全取決于你在眾多申請者中的相對實力了。我們這里所傳遞的信息,就在于讓你最充分的展示你;最終的決定性因素還在你本人的實力和其他申請者的實力。
第三章:筆試
北大招生辦會在筆試前半個月內在網上公布所有報名參加的同學是否有筆試的資格。
我們在這里提供的關于筆試的介紹相對具體,均根據往年的經驗總結而來,考慮到招辦可能每年都會對筆試方式進行部分修改,我們并不能夠確保今后的面試也會依照以下形式與內容進行。請大家留意招辦給出的相關信息。
筆試的地點一般在各省省會城市,個別省份可能會有不同,大家注意看考試說明就可以了,組織考試的是北大該省招生組的老師,所以如果大家有什么報考相關和專業方向之類的問題都可以找機會咨詢。
筆試和平常的考試在形式上沒有多少差異。語文、數學、英語是文理科生都要考的內容,試卷基本一樣,一般文科生加考政治歷史,而理科生加考物理化學,分數每年都會有所變化,往年英語不考聽力。這些也是需要大家在考前需要在招辦的相關通知中留意的。
考試時間一般是一整天。上午考語文數學英語,三份試卷同時發放,在規定時間內一同交卷,一般沒有提前交卷的。下午則是文科生考政史,理科生考理化,也和上午一樣,兩份試卷同時發放,同時交卷。上午考試時間一般會有3到3.5個小時,中午休息2到3個小時,下午考2個小時左右。由于考卷時同時發同時收,因此請大家一定主意安排好時間,可以先快速瀏覽一下試題,判斷一下各個科目的題目難度,不要在某一個科目上耽誤太久,就像大家做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的試卷一樣。
文科生沒有必要做理科生才要求的數學題目,對考試分數上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一定要看清題目要求,不要浪費時間。千萬要核算自己做的題目的分數總和,防止漏題。考試一律由各省招生組負責老師監考,老師們不會也無法回答大家關于試卷內容的問題。
根據我們的經驗,筆試和面試都不需要專門的訓練,能夠保持正常的高考復習狀態就是最好的準備。嚴峻的事實是,往年總有同學不聽我們的建議,花時間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準備北大的考試,結果毫無效果不說,還應影響了正常的復習。北大的試題,考查的就是高中的知識和能力范圍所及的內容,因此準備高考和準備北大的自主招生和保送生選拔并不沖突;至于面試試題,則很大程度上考察筆試和申請材料都無法充分反映的能力,也包括考生平時的積累,因此也無法專門準備。如果在筆試中遇到新穎的試題,應該注意從高中的基礎知識出發平信靜氣地解題,不要慌張。
總之,這里考察到的很多素質都由大家平時的知識積累和習慣養成十分相關,也因此,它并非短期突擊就能夠顯現出效果的,大家不必要空出太多精力,主要還是跟著老師正常繼續高考復習即可。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