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辦人士幫你解讀:三大最熱商科專業
炙手可熱仍需全面考量
近幾年,金融、會計、物流管理三個商科專業持續穩居十大“熱門”專業前列,三大專業魅力何在?就業去向如何?就此,記者采訪了上海財大招生辦主任魏立東、上海海事大學物流管理專業主任沙梅、上海金融學院國際金融保險學院常務副院長馬欣、上海商學院財會學院院長董惠良,為考生正確把關。
金融專業:需求大,股市低迷不會影響招生
金融專業就業前景是眾多家長非常看好的。一組數據顯示,到2010年,上海的金融業增加值將達到150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10%以上,2020年基本建成亞太地區金融中心,并向世界級金融中心邁進的目標。從未來發展的角度而言,企業領導、經營管理、風險管理和控制等金融管理人才;產品研發、宏觀經濟和政策研究、行業研究、貴金屬交易研究與開發、銀行卡鑒證、利率研究、核保核賠、財會、審計、法律、信息技術等金融研究和技術支持類人才市場營銷、投資銀行業務、資金交易和資產管理、基金經理、基金銷售、保險精算、再保險等金融業務經營類人才,都將被各家金融機構奉為上賓。
據上海金融學院國際金融保險學院常務副院長馬欣介紹,該學院目前設有金融學、金融工程、信用管理、保險學、勞動與社會保障5個本科專業和金融、國際金融、保險3個專科專業。2004年春季招收的第一批畢業生大多進入銀行的操作部門、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就業率100%;秋季招收的首批保險學專業學生、2006級金融工程、2006級信用管理、2006級勞動與社會保險專業學生目前就業勢頭都很良好,人才需求結構都是中高端,說明“金融人才正是市場所需”。尤其是勞動與社會保險專業與其他高校的相關專業比較,更多的與金融聯系,比如老年理財等知識,這種實用的特色明顯有助于學生就業。保險學與美國高校建立“1+2+1”合作模式,在美國接受兩年教育,目前8個學生在美國從事勤工助學、獲得獎學金的比例很高。
馬欣提醒家長,如果希望孩子今后從事金融業,就需了解考生是否具備這方面素質,在填報時,要掌握一個基本原則———興趣和發展性。他強調,首先應該有個人的職業規劃,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不可盲目“跟風”;其次要清楚了解銀行金融方面人才的要求、目前的宏觀經濟狀況和資本市場狀況,然后把這些市場動態和自身實際結合起來,綜合考慮權衡后再作決定。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