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廣東省2007年高考新方案五大變化
在公布的新方案中明確規定,考試科目設置為“3+文/理科基礎+X”。其中“3”是指語文、數學(分文、理)和英語。文/理科基礎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6門課程,但“文科基礎”中政、史、地三科占總分的70%,理、化、生占總分的30%;“理科基礎”中政、史、地三科占30%,理、化、生占70%。“X”是指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術科、美術術科、體育術科。另外,語文考試時間150分鐘,卷面分值150分;數學(文科/理科)、外語(含聽力)、文科基礎、理科基礎、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等各科考試時間均為120分鐘,卷面分值各150分。考試日期為:2~3月考體育術科、音樂術科、美術術科;4月考外語口語;6月7日上午語文,下午外語;6月8日上午數學(文科/理科),下午文科基礎/理科基礎;6月9日上午物理、歷史、生物,下午化學、思想政治、地理。
龔湘玲認為,與以前實行的“3+X”方案比較,新高考方案有以下5大變化:
變化一:由標準分計分改為原始分計分。新方案中,文科類、理科類專業按5科考試成績合成的總分為依據進行錄取,各科成績將采用卷面原始分呈現,總分則用各科卷面原始分累加,外語口語成績不計入總分。這樣,每位考生的總分由“3+文科基礎或理科基礎+X”組成,各科文化課成績和術科成績分別以原始分呈現。
變化二:考生按文、理分科考試和錄取。新方案考試科目組合類別把現行的普通類分成“文科類(含外語類,下同)”和“理科類”,因而考生的學科組合為:文科專業5科是語+數(文)+英+文基+政/史/地,理科專業5科是語+數(理)+英+理基+理/化/生,而體育、藝術類5科則為語+數(文/理)+英+文基/理基+術科。錄取時,省招辦將分別根據文科類、理科類招生計劃,以5科總分按一定比例,劃定文科類、理科類專業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文理兼招的專業需分列文科類、理科類考生的招生計劃數。
變化三:“大綜合”分成“文/理科基礎”。以前的高考方案中的“大綜合”科目包含理化生政史地6個學科的必修內容,各學科的分值一樣。但在新方案里,文/理科基礎雖然也包含理化生政史地6門學科,但各科分值權重不一樣,且所有題目采用選擇題。另外,文/理科基礎難度降低,它考查的是各科必修模塊的內容,只考學生“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考試性質定位也改為水平考試。
變化四:數學分為文理科考試。現行的高考方案,數學沒有文、理之分,在試題難度上要同時兼顧數學成績較強和較弱學生比較困難。而數學分文、理科考試減輕了教學和學生負擔。
變化五:“X科”刪除英語(2)。龔湘玲認為,因為我市英語教學質量較高,在原有的高考方案中,英語(2)作為一門“X科”,對我市的考生是有利的。現在取消英語(2)作為“X科”,我市的高考優勢將受到影響。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