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從江蘇高考改革看高考新方案何以成為眾矢之的?

2006-10-02 05:30:35 來源:育路教育

    編者按: 建國以來,我國的高考改革跨越了不同尋常的階段,高考命題形式也隨著不同的歷史時期而變化。從建國初期到“文革”前,實行全國統一命題,“文革”中斷高考10年后,1977年、1978年實行分省單獨命題,1979年后實行全國統一命題。2000年,教育部決定實施分省命題,到2006年,全國實行分省命題的省份已達16個,涉及的考生占全國考生的65%左右,分省命題格局已定。高考制度在一步一步走向完善,但為何每次改革都褒貶不一呢?

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分省命題適合國情(圖)

為此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分省命題適合國情

     教育部考試中心副主任應書增:中國科舉時代共有1400多年,廢除科舉制至今也101年了。科舉制實行了這么多年,是中國考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清代科舉考試分為4個級別:由低到高,一是童試,童試及格取得秀才稱號;二是鄉試,鄉試及格獲舉人稱號;三是會試,是禮部舉行的全國性考試,它是在鄉試的基礎上舉行的,即獲得了舉人稱號才有資格參加會試,會試及格稱貢士;四是殿試,由皇帝親自主考,考試及格者獲進士稱號,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在明、清時代,有“分卷(南、北、中)施考、分省錄取”的規制,民國時期也實行過分區考試,這些都是追求考試公平與效率的探索。。。。》》詳細

    然而江蘇高考改革為何一石激起千層浪,成為眾矢之的呢?

    高考總“變臉”不好背景說明:從全國一張卷,到大文大理,再到3+大綜合,3+小綜合,然后從3+X,到3+X+1,再到3+X+2,從原始分到標準分,再從標準分到原始分,頻頻“變臉”的高考,給考生帶來很多困惑。

既然新方案已定,社會各界的反映又是如何呢?

    高二學生小吉說者,學校最近已經開過家長會,在會上就08年高考方案的大致情況吹過風了。聽到這個方案,自己的第一感覺還是負擔重。雖然最后只考語數外,但實際上前面還要考七門等級考,如果考得太差,就沒法取得高考資格,因此想丟掉哪一門還都不行。另外,新方案中考試次數較多,感覺每學期都在考。教學進度也快,高三上就要學完全部課程。雖然其他科目只算等級,但為了得到A級,在上面下的功夫還是不少。一些學生還認為,最后只考語數外,而且三門的分值較以前大大增加了,這就意味著自己在這三門上投入的精力要加倍多。而此前,課外時間基本是不學語文的。

     據調查發現,雖然新方案減少了最終考試科目的數量,但是不少學生認為負擔并沒有減輕。有關中學也表示,雖然新方案較現在的“3+2”更便于教學安排,但同時也存在不利于理科尖子生脫穎而出、考試次數過多操作煩瑣等明顯缺陷。

    同時江蘇高考改革方案一出臺,同樣遭到專家的質疑,他們提出了相反的觀點

    江蘇省教育廳舉辦了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公示后的第一場專家座談會,出席座談會的12位專家,既有高校校長、教授,也有中學校長,還有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針對新高考方案,專家們均發表了真知灼見,然而,記者在現場發現,對于一些話題,專家們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觀點。座談讓這些話題越談越深,也更引起人們的重視。

焦點:分步考,能給學生減壓嗎

更有甚者說:高考回到“八股”時代?四院士痛陳改革弊端

     看到昨日媒體公布的江蘇2008年高考新草案后,胡宏紋院士非常生氣,因為這種草案其實就是他們這些老院士極力反對的那份草案的翻版。如果2008年江蘇高考最后只考語數外,將理化拒之最后高考大門之外,這不叫創新,而是一種不負責的做法,也是一種荒謬的行為......盡管會考也考理化,畢竟發生了質變,變成了另一個“八股文”時代,“這是一種對民族、對后人不負責任的草案,一定要修改!我們堅決反對 ”胡先生稱。 》》》詳細

也有觀點認為:江蘇高考新方案“冷落”副科教師

    他們指出:按照方案,4月7日、8日、9日學業水平測試科目考試結束后,離高考的語、數、外考試還有兩個月時間。這兩個月只剩下語、數、外三門課程。而別的老師沒有課上,只能放假。這個矛盾怎么解決?從學校來講,這兩個月可以讓教師繼續教學,或者開設體育、藝術等課程,但恐怕家長寧愿孩子回家自學,也不會讓孩子在學校學這些課程。

    此外江蘇高中校長稱08高考方案與基層學校脫節

    在記者采訪時:有的校長表示還要再考慮,不知說什么好,有的校長干脆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表示“對2008年江蘇高考新方案太失望,已經無話可說!”記者了解到,由于新方案把理化劃成了等級,對以理化見長的縣中師生打擊不小。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長更是直言,方案和基層學校嚴重脫節。一些縣中老師私下議論后認為:以語數外三門計分劃線的方式,與高校招生理科專業遠多于文科專業人數的現實不符,存在的時間不會太長。

為此,筆者也統計了一下對高考改革反應強烈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高考新方案反對觀點集中為五類
1、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但不利于發揮學生的學科特長
2、考試科目增多,資格線要求太高,增加了學習負擔
3、英語權重過大,導向不對
4、6門全A加10分,這對文科生不利
5、綜合素質評價不可能公平

    同時,新方案引發震蕩 南京部分學校搶先挖老師,以至于學校為了在高考中獲得競爭力,會投入所有力量主攻這三門,所以挖教師潮初現端倪,并調整科目課時,以”適應高考“,還使英語家教增溫不少,由此不的不讓人深思:高考模式變幻莫測,是探索還是折騰------

    高考模式的不斷變換,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的理由便是“改革的需要”。但改革的目的,應該是與民方便而不是添亂;應該是工作程序的優化,而不是使之繁冗拖沓;應該重視前后過程的相對延續和穩定,而不是一味地逐異追新;應該能夠引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沿著健康有序的軌道發展,而不是讓教師學生整天徘徊觀望舉棋不定……否則,這就不是改革而是一種折騰了。

 近年來,中國教育因為被改革造成的一些“熱點”問題給纏住了,現在不是瀟灑主動,而是疲于應付。從淺近的原因來看,就是按照經濟改革的路子來改革教育,引發了教育與社會的沖突。為此,網友質疑:高考改革為何屢改屢敗?

   文章指出:縱觀高考改革,各種不同時期推出的不同政策共性十分突出:體現“改革業績”。把改革本身作為一種業績,而并沒有真正關注考生,即學生的真正發展。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改革尚未推出,便高調“定性”,其實改革究竟能起到何種成效,是需要時間檢驗的;二是事關重大的改革措施,基本是政府官員主事,并沒啟動廣泛的論證程序,沒有傾聽當事的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的意見,每年有改革,似乎就意味著每年有成果,實際上,改革不是兒戲,政策更需要相對的穩定性。三是所有改革,并未出觸及高考改革的根本,我國高考要改的,首當其沖的應該是錄取制度。可以說,如果錄取制度不改,中國高考的時間改革、內容改革,均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詳細

高考改革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我們不得不對教育反思:高考改革 風往哪一個方向吹?

    高考是個教育問題,同時也是個社會問題。當前高考倍受詬病,既與高考的形式、內容與教育發展的不適應性有關,也與當前高考無法適應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要有關。當前高考改革,總是走不出“形式怪圈”,讓人不知道高考改革的風到底往哪一個方向吹,這委實令人遺憾。所以,高考改革,不能簡單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它必須求得教學與考試、考試與招生以及教育與社會等環節上的協調和諧,必須從相關體制出發,使高考真正符合教育規律,符合人的發展需要與服務于社會的需要。

   爭吵,中國高考的每一次改革都有爭吵。看看中國什么事吵的最厲害?是教育。為什么吵?因為幾乎沒有人對中國教育的現狀滿意。為什么不滿意?因為它既培養不出一流的創造性人才,不能為國家的建設提供優秀的人力資源,還給學生、給社會增添無窮的麻煩和痛苦。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在強手如林的國際舞臺上,好不容易趕上一個戰略機遇期,卻在人才的培養上遇到了“瓶頸”,豈不讓人痛斷心腸?我們怎么能容忍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中國的教育制度是否應該:先有戰略,再談策略

    不管社會各界如何評價這次改革,也不管將來考試走向何方,我們做學生的只有埋頭學習,兵來將檔見招坼招了,教育部決定08高考方案實施 ,新方案的正確與否,我們只有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有字幕 |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