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學校遭遇寒冬 新高考模式對高四學生有利有弊
記者蔣大志 張洋
南方網訊據教育部門統計,廣東今年的高考落榜生至少在15萬人以上,復讀則是他們中很多人無奈之下的一個選擇。專家指出,選擇復讀面臨著適應新的高考模式,費用不菲和心理上的多重壓力,但新的高考模式對復讀生來講也是有利有弊。
復讀學校遭遇寒冬
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看到,2007年高考政策的變化,給今年廣州的高考復讀市場帶來不小的沖擊,業內人士紛紛用"遭遇寒冬"來形容。來自業內的統計,今年各大復讀學校在招生規模上均出現"縮水"現象,招生計劃少則減少數十人,多則減少百人以上,總體人數縮編1/4左右。而今年報讀復讀班的學生也比往年減少了1/3以上。
一位復讀學校的老師告訴記者說,今年復讀學校普遍縮編,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年的報讀人數明顯減少。生源減少的原因,是落榜生普遍擔心明年高考模式變化,補習學校是否能如重點中學一樣隨機應變,在師資、教材、教學模式上均做出相應改革,確保舊高考模式下培養出的他們依然具有競爭優勢?否則,在落榜生與新教育模式下的應屆高考生在學習內容大相徑庭的情況下,復讀可能變成無用功。
記者采訪發現,廣州多所高四補習學校均存在上述情況。廣州華南師大復讀中心一位老師介紹,今年原定招收的三個班到現在也只招了九十多人。比起去年的火爆情況,今年生源情況均不同程度下降。
高四一年花費不菲
記者查閱了幾家復讀學校收費情況,標注的學雜費費用差距很大,從10000多元/年到20000多元不等,價格與普通高中相比還是相當高的。以華南師大考試中心為例,普通高考復讀班、美術班(含文化課),每年學雜費12500元/年(含報考費、體驗費、送考費等);預收教材資料費950元/年(普通班),850元/年(美術班);住宿費2200元/年(空調、獨立衛生間)。就是說一個普通高考復讀班學生只是基本費用就要15650元。再加上住校的生活費用一個月最低也要二三百元,高考復習資料的購買等,數額對于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講也是相當吃力的一筆負擔。
剛剛經過"高四"洗禮、拿到了省內某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小郭是眾多"高四"考生中的一員。去年,他離二本線差了10分,在拿到省外某專科學校的通知書時便毅然決定復讀。他粗略算了一下,告訴記者說是將近2萬元,而這還沒包括他的吃、住等生活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高分考生占據公辦高中復讀名額后,低分考生開始成為一些民營培訓機構的"圈錢對象",這些機構往往實行簽約制教學,收費高得嚇人。
面對新模式有利有弊
2007年開始,廣東高考將實行新的模式,與之相應的考試科目、教材、題型、考試重點都要發生變化,內容將有增有減,以增加居多,學生復習的面要廣得多。這對于選擇復讀的學生們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我們已經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幫落榜考生渡過難關!"廣州市一位補習學校的老師對記者說,因為高考改革的消息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作為補習學校他們對新考試模式和考試大綱早已是胸有成竹,對于變動較大的科目,提前編印了大量學習資料,一點也不會比應屆生少學多少。
經過對比發現,復讀生在新高考模式下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劣勢一是對于新教材、新增內容要花大量時間重新補課。有的科目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例如政治科,有一整冊書內容都發生了變化,考生至少要花一個月的時間學習。歷史科目在史實資料的編排上,不再按年代,而是按時間按歷史事件按專題編排,對于舊考生有一定的難度。二是要花時間適應新題型的變化,進行突擊強化訓練。三是要適應新科目的變化,比如,綜合科變成文科基礎、理科基礎,不同的基礎科文科和理科所占的比例大不相同。
而復讀生的優勢是,語文、英語等基礎性學科變化不大,舊考生已經經過一年的系統學習,在所有科目的基礎性知識上根基較牢固,體系完整,思路清晰。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