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堯:我有揮之不去的清華情結
2006-07-25 23:29:03
來源:新京報
我有揮之不去的清華情結
于堯
今年海南省理科狀元,畢業于海南中學,選擇就讀清華大學。
新京報:都有哪些港校向你拋了繡球?為什么最后選擇了清華?
于堯:分數一下來,中文大學就給我打了電話。而之前,我也申請了香港大學的面試,因為港大也有我想報考的建筑學專業。
但我最終選擇清華完全是從自己的角度做的決定。因為我很喜歡清華,很小的時候就去過清華北大,非常喜歡清華的建筑,當時是比較感性的認識。長大之后更崇尚嚴謹,我覺得清華能夠給我這些。清華也有很多大師,而且清華是13億人都認可的大學,地處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香港獎學金未必夠用
新京報:香港高校有和你談到全額獎學金嗎?你怎么看待獎學金問題?
于堯:有的。港大承諾是45萬,中文大學是50萬。
首先得理性看待獎學金是用來干什么的,是在香港讀書和生活的費用,并不會額外得到的。而且香港的消費那么高,即使是這么高的獎學金都未必夠用,每年來回的機票可能都需要自己承擔,生活上大概還需要自己補貼。而且最關鍵的是,我要在大學得到的是無形資產。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和我的師兄師姐溝通,他們告訴我很多在北大清華的感受,我覺得那是我想要的。
內地的大學更注重基礎
新京報:你覺得內地高校和香港高校有什么不同呢?
于堯:為了不讓自己后悔,最近一段我一直在網上了解這個問題。內地的大學更注重基礎,港校更崇尚開放、發展式的,實踐的機會更多。
當然我覺得香港的大學真的都很好。我首選的專業是建筑學,其次是金融學,港大的建筑學也赫赫有名,而香港又是亞洲金融中心,金融學的實力自是不用懷疑。所以,拋開這些因素,最終起決定作用的就是我揮之不去的清華情結。但是,如果作為交換生,我很愿意被交換到香港的大學中,一是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圍,另外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
于堯
今年海南省理科狀元,畢業于海南中學,選擇就讀清華大學。
新京報:都有哪些港校向你拋了繡球?為什么最后選擇了清華?
于堯:分數一下來,中文大學就給我打了電話。而之前,我也申請了香港大學的面試,因為港大也有我想報考的建筑學專業。
但我最終選擇清華完全是從自己的角度做的決定。因為我很喜歡清華,很小的時候就去過清華北大,非常喜歡清華的建筑,當時是比較感性的認識。長大之后更崇尚嚴謹,我覺得清華能夠給我這些。清華也有很多大師,而且清華是13億人都認可的大學,地處首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香港獎學金未必夠用
新京報:香港高校有和你談到全額獎學金嗎?你怎么看待獎學金問題?
于堯:有的。港大承諾是45萬,中文大學是50萬。
首先得理性看待獎學金是用來干什么的,是在香港讀書和生活的費用,并不會額外得到的。而且香港的消費那么高,即使是這么高的獎學金都未必夠用,每年來回的機票可能都需要自己承擔,生活上大概還需要自己補貼。而且最關鍵的是,我要在大學得到的是無形資產。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和我的師兄師姐溝通,他們告訴我很多在北大清華的感受,我覺得那是我想要的。
內地的大學更注重基礎
新京報:你覺得內地高校和香港高校有什么不同呢?
于堯:為了不讓自己后悔,最近一段我一直在網上了解這個問題。內地的大學更注重基礎,港校更崇尚開放、發展式的,實踐的機會更多。
當然我覺得香港的大學真的都很好。我首選的專業是建筑學,其次是金融學,港大的建筑學也赫赫有名,而香港又是亞洲金融中心,金融學的實力自是不用懷疑。所以,拋開這些因素,最終起決定作用的就是我揮之不去的清華情結。但是,如果作為交換生,我很愿意被交換到香港的大學中,一是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圍,另外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