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狀元:曾經以一分之差與清華大學失之交臂
2006-06-01 23:10:27
來源:搜狐網
姓名: 傅必振
性別: 男
所在省市: 江西
聯系電話: 0794-7525745(家)7594068(小靈通)
民族: 漢
生日: 1987年6月23日
政治面貌: 團員
畢業學校: 江西省撫州市黎川一中
高考成績: 684分 江西省2005高考理科第一名
報考院校專業: 清華大學、電子信息科學類(專業名為此)
身份證號: 362523198706230038
參加高考時間: 2005年6月7日、6月8日
理想職業: 計算機電子方面的專家
愛好特長: 計算機編程、軟件應用、看和踢足球、看書、聽音樂、上網、看一切體育節目
父親姓名: 傅亞輝
父親工作單位: 原江西磷肥廠工人、后于1996年下崗
母親姓名: 劉華英
母親工作單位: 無職業
詳細住址: 江西省黎川縣五金廠宿舍A-401信箱
郵編: 344600
收看情況: 家庭收看、經常收看
曾獲獎情況: 1997年和1998年連續兩年獲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省一等獎
2001年獲天原杯全省化學競賽一等獎
2003年獲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全國三等獎
另有多次獲地區級學科競賽獎項
每年均為全校三好學生
自我介紹:
我是一個來自小縣城的學生,但我卻一直有一個清華夢,為了這個夢我一路堅定走來。這個夢的起點是爺爺給我取的小名,爺爺是舊時鄉里的第一個秀才,他給我取的小名叫“京京”,連同姓念起來諧音就是“赴(傅)京”,暗含“赴京趕考”之意。他老人家希望我從小就喜歡讀書,認真學習,天天向上,而我通過努力真的一路凱歌,從小學到高中,寒窗十二載,持之以恒,各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2004年我因一時大意以一分之差與清華大學失之交臂,遺憾之余我有了更堅定的信念--2005年我一定能考取清華大學。因為我的理想是她,我的目標更是她,所以學習中我更加努力,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加嚴格。我始終堅信自己,付出就一定會得到回報,我想這也是我能在今年取得全省狀元的動力。
在學習中我堅持的信條是高效率的學習。我在學習時會為自己制定好計劃,然后按計劃嚴格執行。高效率的學習使我在高三時節省了不少時間,多有時間就與同學們踢我最喜愛的足球,在比賽中體會足球的真諦與快樂。因為科學地學習,我在高三時也從不需要開“夜車”,打“疲勞戰”,始終保持著比較好的睡眠,精力也比較旺盛。
盡管家里的生活因為爸爸的下崗而過得比較艱難,但爸爸媽媽不低頭,對生活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鼓勵著我對人生、對學習充滿信心。記得父親1998年第一次外出打工時我曾流淚過,后來父親在走時給我留下了一張留言,這張留言現在仍然留在我的窗前,雖然紙張已經泛黃,但卻一直在激勵著我認真刻苦的讀書,也始終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
取得高考狀元對我來說真是太幸福了。出成績是在6月23日,而這天也恰好是我的生日,雖然為了省錢我不讓媽媽買生日蛋糕,但那天下午突如其來的驚喜卻成了我18周歲最好的生日禮物。那一刻,陽光如此燦爛,我被美麗的世界擁抱,被美麗的夢想擁抱。
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生活中的我是一個愛好廣泛的人。體育、時事都是我熱衷的,而從小就形成的對計算機的興趣使我選擇了電子信息科學專業。同時我也是周杰倫的忠實聽眾,他的每張專輯我都爭取在第一時間聽到,偶爾也會模仿他Rep上兩句。我始終認為,學習有張有弛、勞逸結合是對知識不斷渴望,并從中尋找樂趣的最好詮釋。
記得在小學四年級(1997年)時,我在經過指導老師一段時間的計算機編程訓練后,代表地區參加全省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我在比賽規定時間內提前30分鐘完成試題后就交了卷。這讓領隊老師虛驚一場,他對我的指導老師說:“看來你這位學生畢竟年齡太小,想取得好成績是無望了!”然而結果卻是我參賽時年齡最小,但用時最短并獲得了滿分,取得了省一等獎,創造了黎川縣參加該賽事的最好成績。五年級(1998年)是我再奏凱歌,以滿分的成績衛冕成功。計算機編程讓我感受到了數字世界的奇妙,同時也豐富了我的課外生活。
而高二時一次嚴重的受傷讓我差點與足球說“再見”。那次是小腿神經拉傷,我敷了半個月的草藥,走路只能一瘸一拐,其間有4堂體育課,本來父母叫我不要踢球,但看到別人踢球,我的心癢癢的,最后還是上去踢了起來。這讓我的傷進一步加重,醫生說確實不能再踢了,否則永遠都好不了了。我只好忍住自己的球癮,難受啊……雖然踢球給我帶來了傷痛,但我愛足球,沒有什么能夠改變,既然我選擇了足球,我就會堅持下去。
參加幸運52節目是我的心愿,但愿我的心愿能夠實現。
性別: 男
所在省市: 江西
聯系電話: 0794-7525745(家)7594068(小靈通)
民族: 漢
生日: 1987年6月23日
政治面貌: 團員
畢業學校: 江西省撫州市黎川一中
高考成績: 684分 江西省2005高考理科第一名
報考院校專業: 清華大學、電子信息科學類(專業名為此)
身份證號: 362523198706230038
參加高考時間: 2005年6月7日、6月8日
理想職業: 計算機電子方面的專家
愛好特長: 計算機編程、軟件應用、看和踢足球、看書、聽音樂、上網、看一切體育節目
父親姓名: 傅亞輝
父親工作單位: 原江西磷肥廠工人、后于1996年下崗
母親姓名: 劉華英
母親工作單位: 無職業
詳細住址: 江西省黎川縣五金廠宿舍A-401信箱
郵編: 344600
收看情況: 家庭收看、經常收看
曾獲獎情況: 1997年和1998年連續兩年獲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省一等獎
2001年獲天原杯全省化學競賽一等獎
2003年獲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全國三等獎
另有多次獲地區級學科競賽獎項
每年均為全校三好學生
自我介紹:
我是一個來自小縣城的學生,但我卻一直有一個清華夢,為了這個夢我一路堅定走來。這個夢的起點是爺爺給我取的小名,爺爺是舊時鄉里的第一個秀才,他給我取的小名叫“京京”,連同姓念起來諧音就是“赴(傅)京”,暗含“赴京趕考”之意。他老人家希望我從小就喜歡讀書,認真學習,天天向上,而我通過努力真的一路凱歌,從小學到高中,寒窗十二載,持之以恒,各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2004年我因一時大意以一分之差與清華大學失之交臂,遺憾之余我有了更堅定的信念--2005年我一定能考取清華大學。因為我的理想是她,我的目標更是她,所以學習中我更加努力,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加嚴格。我始終堅信自己,付出就一定會得到回報,我想這也是我能在今年取得全省狀元的動力。
在學習中我堅持的信條是高效率的學習。我在學習時會為自己制定好計劃,然后按計劃嚴格執行。高效率的學習使我在高三時節省了不少時間,多有時間就與同學們踢我最喜愛的足球,在比賽中體會足球的真諦與快樂。因為科學地學習,我在高三時也從不需要開“夜車”,打“疲勞戰”,始終保持著比較好的睡眠,精力也比較旺盛。
盡管家里的生活因為爸爸的下崗而過得比較艱難,但爸爸媽媽不低頭,對生活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鼓勵著我對人生、對學習充滿信心。記得父親1998年第一次外出打工時我曾流淚過,后來父親在走時給我留下了一張留言,這張留言現在仍然留在我的窗前,雖然紙張已經泛黃,但卻一直在激勵著我認真刻苦的讀書,也始終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
取得高考狀元對我來說真是太幸福了。出成績是在6月23日,而這天也恰好是我的生日,雖然為了省錢我不讓媽媽買生日蛋糕,但那天下午突如其來的驚喜卻成了我18周歲最好的生日禮物。那一刻,陽光如此燦爛,我被美麗的世界擁抱,被美麗的夢想擁抱。
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生活中的我是一個愛好廣泛的人。體育、時事都是我熱衷的,而從小就形成的對計算機的興趣使我選擇了電子信息科學專業。同時我也是周杰倫的忠實聽眾,他的每張專輯我都爭取在第一時間聽到,偶爾也會模仿他Rep上兩句。我始終認為,學習有張有弛、勞逸結合是對知識不斷渴望,并從中尋找樂趣的最好詮釋。
記得在小學四年級(1997年)時,我在經過指導老師一段時間的計算機編程訓練后,代表地區參加全省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我在比賽規定時間內提前30分鐘完成試題后就交了卷。這讓領隊老師虛驚一場,他對我的指導老師說:“看來你這位學生畢竟年齡太小,想取得好成績是無望了!”然而結果卻是我參賽時年齡最小,但用時最短并獲得了滿分,取得了省一等獎,創造了黎川縣參加該賽事的最好成績。五年級(1998年)是我再奏凱歌,以滿分的成績衛冕成功。計算機編程讓我感受到了數字世界的奇妙,同時也豐富了我的課外生活。
而高二時一次嚴重的受傷讓我差點與足球說“再見”。那次是小腿神經拉傷,我敷了半個月的草藥,走路只能一瘸一拐,其間有4堂體育課,本來父母叫我不要踢球,但看到別人踢球,我的心癢癢的,最后還是上去踢了起來。這讓我的傷進一步加重,醫生說確實不能再踢了,否則永遠都好不了了。我只好忍住自己的球癮,難受啊……雖然踢球給我帶來了傷痛,但我愛足球,沒有什么能夠改變,既然我選擇了足球,我就會堅持下去。
參加幸運52節目是我的心愿,但愿我的心愿能夠實現。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