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情結該放下了(高考)
2006-02-10 10:23:36
來源:北京考試報
中國社會調查所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目前的“名校情結”已越來越重。考上大學,特別是考上名校,成了莘莘學子的“遠大理想”。“名校崇拜癥”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病。最近又聽說,上海某名校的一名大學生退學,只為復讀考清華。學生們的“名校情結”演變到這種地步,該放下了!
近幾年,高考復讀班的報名十分火熱。很多示范高中的高分學生(500分以上)也上了復讀班,這些學生表示,復讀就是沖著北大、清華等一流高校去的。
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固然是國內的頂尖院校,綜合實力名列前茅,但也并非適合所有考生。2005年北大提前錄取的小語種專業在京理科錄取分數線已經超過了北大一批錄取線,導致不少考生落選。這就是考生追捧的結果。其實,就外語專業來說,考生可以選擇的范圍很廣,像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外語外貿類專業都不比北大遜色。沒有必要盯著北大的牌子,放棄其他的選擇。考生也不必非名牌大學不上,上了非名牌大學也未必沒出息,關鍵看個人在大學里如何努力。
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學生,本來已經考上了很好的大學,卻還是覺得心有遺憾,為了圓“清華夢”,不惜退學。難道中國只有清華、北大兩所大學才算好大學?更有甚者,幾年前,一位北大信息工程學校的學生,因為覺得清華的信息工程更好,就退學復讀。后來他考了一個省狀元,如愿進了清華。雖然結局不錯,可清華信息工程真的就比北大好多少?值得浪費一年的青春嗎?客觀地說,中國有一批大學的水平都是頂尖的,還有為數不少的大學在各自的領域首屈一指。優秀學生可選擇的余地很大,不要自己畫地為牢。人生不是一條直線,即使真的有不能割舍的“清華夢”或者“北大夢”,也不妨“曲線救國”,等到讀研的時候再實現。
“名校情結”實際上是對名校的一種過分期待。但即便上了名牌大學,也不能保證一定成才。如果自身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養提高,不能發揮所長,即使拿到名校的“金字招牌”,同樣不會被社會認可。不是有很多非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做出了不凡的事業嗎?大學,何必非上北大清華不上?
(姜殿軍)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