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增專業熱的冷思考
2005-04-26 16:48:17
來源:
湖北省高校去年共申報101個新專業,其中88個專業獲準招生,其中部委屬院校新增專業21個,省屬院校新增專業67個,13個專業被教育部“封殺”(見《武漢晨報》4月20日報道)。
高校每年新增專業幾乎成了一個慣例,今年全國各高等院校2442個經教育部備案或批準設置的新專業開始招生,在高校新增專業熱的同時,卻很少看到有高校主動申請停辦專業。不可否認,這些新增的專業都是目前人才市場相對短缺,或是具有人才戰略儲備的意義的專業,但筆者認為,高校新增專業應審慎而行,不可盲目跟風而上。
首先,高校新增專業應該有科學的論證。不少新增的專業的確是目前人才市場相對短缺或是具有人才儲備意義的專業,但同時也要看到,現在看起來是熱門的專業,并不見得學生畢業之后仍是熱門的專業。高校在新增專業之前,既要看到該專業現在的熱,也要預測到未來幾年內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專業的冷和熱都是相對的,如果僅追求熱門專業,將來就有可能讓學生在就業中與冷。這樣的話,將來學生豈不是要臨畢業即失業的處境?
其次,高校新增專業,不僅應符合學校發展定位,學校也須具備開辦該專業所需的各種條件。誠然,高校每新增一門專業,都是經過層層審批和審核的,但這些新增的專業是不是符合自己學校的發展地位,又是否具備開辦該專業的各種條件,恐怕只有高校自己心里最清楚不過了。在新增專業的熱潮下,有的高校是具備條件的要增,不具備條件的也要想法設法地增。一些高校采用“新瓶裝舊酒”的手法吸引考生,如將“數學專業”改名為“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其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與先前相比并沒有多大變化,甚至老師還是原來的老師(見《武漢晨報》4月13日報道)。如果高校自身的師資、教材、教學設施與實驗設備等力量尚且不具備開辦該專業的實力,又怎能培養出合格的畢業生呢?如此這般,將來豈不是會誤人子弟?
第三,要正確對待高校新增專業熱,除了教育主管部門從嚴和慎重審核、審批外,正確評價和認識高校的學科和專業也必不可少。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人總愛拿高校的學科種類數和專業數來評判一所高校,似乎學科種類不全、專業數量少的高校就不是一所好的學校,只由專業和學大而全的高校才是好學校。實則不然,評價一所高校辦學水平的指標有多個,學科和專業只是其中的兩個方面而已,而辦學特色和教學質量則是評價一所學校最為重要的兩個標準。片面的評判標準如果不會改,勢必會促使高校都朝著大而全的方向發展,這不利于高等學校長期、健康發展。
今年高考在即,不少新增專業的高校,都把新增的專業作為了宣傳的重點,以吸引廣大考生前來選報。新增的專業畢竟剛開始招生,其課程體系的設置要想完善還尚需時日,高校的夸大宣傳只會給考生一種不負責任的引導,將來孰是孰非,真的難斷。在高校新增專業熱的面前,不僅考生需要進行冷思考,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門也同樣需要。
高校每年新增專業幾乎成了一個慣例,今年全國各高等院校2442個經教育部備案或批準設置的新專業開始招生,在高校新增專業熱的同時,卻很少看到有高校主動申請停辦專業。不可否認,這些新增的專業都是目前人才市場相對短缺,或是具有人才戰略儲備的意義的專業,但筆者認為,高校新增專業應審慎而行,不可盲目跟風而上。
首先,高校新增專業應該有科學的論證。不少新增的專業的確是目前人才市場相對短缺或是具有人才儲備意義的專業,但同時也要看到,現在看起來是熱門的專業,并不見得學生畢業之后仍是熱門的專業。高校在新增專業之前,既要看到該專業現在的熱,也要預測到未來幾年內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專業的冷和熱都是相對的,如果僅追求熱門專業,將來就有可能讓學生在就業中與冷。這樣的話,將來學生豈不是要臨畢業即失業的處境?
其次,高校新增專業,不僅應符合學校發展定位,學校也須具備開辦該專業所需的各種條件。誠然,高校每新增一門專業,都是經過層層審批和審核的,但這些新增的專業是不是符合自己學校的發展地位,又是否具備開辦該專業的各種條件,恐怕只有高校自己心里最清楚不過了。在新增專業的熱潮下,有的高校是具備條件的要增,不具備條件的也要想法設法地增。一些高校采用“新瓶裝舊酒”的手法吸引考生,如將“數學專業”改名為“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其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與先前相比并沒有多大變化,甚至老師還是原來的老師(見《武漢晨報》4月13日報道)。如果高校自身的師資、教材、教學設施與實驗設備等力量尚且不具備開辦該專業的實力,又怎能培養出合格的畢業生呢?如此這般,將來豈不是會誤人子弟?
第三,要正確對待高校新增專業熱,除了教育主管部門從嚴和慎重審核、審批外,正確評價和認識高校的學科和專業也必不可少。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人總愛拿高校的學科種類數和專業數來評判一所高校,似乎學科種類不全、專業數量少的高校就不是一所好的學校,只由專業和學大而全的高校才是好學校。實則不然,評價一所高校辦學水平的指標有多個,學科和專業只是其中的兩個方面而已,而辦學特色和教學質量則是評價一所學校最為重要的兩個標準。片面的評判標準如果不會改,勢必會促使高校都朝著大而全的方向發展,這不利于高等學校長期、健康發展。
今年高考在即,不少新增專業的高校,都把新增的專業作為了宣傳的重點,以吸引廣大考生前來選報。新增的專業畢竟剛開始招生,其課程體系的設置要想完善還尚需時日,高校的夸大宣傳只會給考生一種不負責任的引導,將來孰是孰非,真的難斷。在高校新增專業熱的面前,不僅考生需要進行冷思考,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門也同樣需要。
(責任編輯:yuxue)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