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國卷化學試題評析(2)
3.創新試題情境素材,探索創新意識考查
在化學學科領域,創新思維的能力形式包括合成新物質、闡釋反應機理或新的結構理論、發現新的合成方法以及應用新的分析測試技術等。今年的高考化學對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查主要體現在推理實驗現象、設計合成路線、闡釋結構與性質的規律三個方面:①對于推理實驗現象的考查,基本思路是給出探究目的和裝置等,要求學生根據物質在不同條件下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檢查藥品并推測實驗中的現象。例如III卷26題探究硫酸亞鐵的分解產物,并通過殘留物的顏色推理分解的產物,并通過選擇品紅和硝酸鋇等試劑進行驗證推理。②對于合成路線的設計,是以有機化合物為考查載體,要求考生對于給定的目標有機物,利用逆合成分析方法解析目標有機物,將其分解為題目提供的簡單有機物,將已經學過的反應和題目給出的反應信息相結合,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合成路線。例如I卷36題“設計用環戊烷和2-丁炔為原料制備 的合成路線”。③闡釋結構與性質的規律,要求能根據給出的物質性質數據或者圖表,采用合適的分析方法,總結物質結構與性質之間關系及變化規律。例如III卷35題要求學生分析二氧化碳、氫氣、甲醇和水沸點從高到低的順序,并闡釋沸點高低的原因。
三、展現學科價值,灌輸綠色化學思想
化學是一門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學科,并且與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相融合產生了諸多的交叉學科;化學又是一門創造新物質的科學,通過化工生產和日益發展的合成技術,為人類社會提供了農藥、化肥、醫藥和種類繁多的新材料等等。化學知識和理論是實施化工生產、環境保護和新材料、新物質合成制備的技術儲備和理論支撐。全國化學試題均設計了化學與生活試題,分別從合成纖維(Ⅰ卷)、健康化學(Ⅱ卷)、環境化學與環境保護(Ⅲ卷)等領域設計考核知識點,讓學生全面了解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化學的價值和功能。試題選材設計廢棄物品綜合利用,展現化學變廢為寶的神奇魅力,實驗過程注重尾氣吸收,使學生牢固樹立綠色化學和環保理念。如II卷中的水中溶氧測定實驗、Ⅲ卷中的由砷廢渣制取砷酸鹽等,均體現環境保護和廢物利用的綠色化學思想。
四、加強難度調控,積極引導教學
對于理科綜合卷中的化學試題,根據使用省份的特點,采用基本相同的內容和試卷結構設置,不同的問題設計思路,考查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生。為了體現化學學科的特點,將與數學計算有關的內容的考查重點放在化學原理以及化學概念上。對于氧化還原的計算,重點放在方程式的配平和物料關系上。將晶體相關計算放在晶胞的組成、化學式的推斷以及數量的轉換關系上。例如I卷35題只要求學生推導K與O間的最短距離以及II卷35題五氮陰離子的晶胞參數相關計算。只有那些計算不是很復雜的內容,才要求學生計算出結果,其他等計算稍顯復雜的內容均只要求列出計算的表達式即可。例如I卷26題氮的質量分數計算、III卷27題重鉻酸鉀產率的計算、II卷28題水中含氧量的計算。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2017年高考全國卷化學試題評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