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師范學院生物技術專業介紹
曲靖師范學院地處我國第三大河珠江的發源地、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爨文化的故鄉、“全國十佳宜居城市”——曲靖市。學校是滇東北地區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高校,是云南省碩士學位授予建設學校,是云南省和曲靖市優先支持發展的省屬高校之一。2007年6月,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生物技術 (本科類 )
一、培養目標
生物技術專業是以理為主、以工為輔、理工復合型辦學專業。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成為高素質人才所具備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通過嚴格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訓練,具有國際化視野,掌握生物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從事生物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具有進一步深造的基礎和發展的潛能,能攻讀研究生學位。
二、基本要求
1.培養規格的基本要求
本專業培養應用研究型人才,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
(1)素質結構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遵紀守法、誠信為人,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和健全的人格;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人文修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現代意識和健康的人際交往意識;受到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掌握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有求實創新的意識和革新精神,在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領域具有較好的綜合分析素養和價值效益觀念;具備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生活習慣。
(2)能力結構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具有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能力,有較好的表達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具有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生物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產品研發的能力;具有生物技術下游工程實踐和技術革新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開展創新實驗和科技開發能力。
(3)知識結構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能較熟練地運用外語閱讀專業期刊和進行文獻檢索,有初步的外語交流和科技寫作能力;具有通識性文學、歷史、哲學、生物倫理學、思想道德、政治學、藝術、法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較強的數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較強的計算機操作技術;受到較扎實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訓練,有初步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知識,理解一般生物工程原理,掌握生物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培養規格的具體要求
(1)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認識科學與社會的關系,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信、求實,為民族振興而努力工作。
(2)掌握從事生物技術專業工作所需要的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
(3)系統掌握生物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掌握基本的實驗方法和科研方法,具備從事本專業工作的能力。
(4)了解生物技術相關的各交叉學科的知識,具有適應相鄰專業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5)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
(6)掌握獲取生物技術研究信息的方法。
(7)身心健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能夠履行建設和保衛祖國的神圣義務。
三、實現培養目標和規格的主要教措施
1.嚴格執行生物技術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計劃內容。
2.全力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強化實踐,注重培養學生掌握知識、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3.密切關注生物技術學科發展前沿知識,使學生基本掌握生物技術的現代知識體系,理解生物技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努力培養學生的生物技術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研究生物技術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5.著力加強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訓練,使學生掌握科學研究和創新思維的方法,為從事本專業及相關領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6.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強健體魄、磨練意志,培養團隊協作精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長期工作打好基礎。
7.精心組織學生開展廣泛的課外科技活動和人際交往實踐,參加主輔修、課外講座、第二專業學習、各類知識和技能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主干學科
生物學
五、教育內容和知識結構體系
根據高等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規范的要求和人才培養原則,確定了生物技術專業教育內容和知識結構體系。該體系由通識教育內容、專業教育內容和綜合教育內容三大部份共15個體系構成。通識教育內容包括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經濟管理、外語、計算機信息技術、體育、實踐訓練等等7個部份;專業教育內容包括生物科學與技術基礎、生物技術專業、專業實踐訓練(含綜合論文訓練)等3個部份;綜合教育內容包括思想教育、學術與科技活動、文藝活動、體育活動、自選活動等5個部份。
六、課程設置結構體系
在確定知識結構體系的基礎上,根據我校的優勢與特色構建了生物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本專業的課程設置結構體系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教學類別。理論教學類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教育課和選修課三個教學平臺,三個教學平臺下共設有5個課程類別,其中公共基礎課平臺包括通識教育課;專業教育課平臺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選修課平臺包括專業選修課和通識選修課,分別包括以下課程:
1.公共基礎課課程
包括思想品德課、馬克思主義理論課、體育課、軍事理論與訓練、英語、計算機科學(含上機)。
2.專業教育課
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化學實驗、微生物學、微生物學實驗、細胞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實驗、遺傳學、遺傳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基因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生物技術基礎、生物資源利用與安全控制。
3. 專業選修課
包括免疫學、藥物設計與藥物研究、植物生理學、特種經濟植物育種技術、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及實驗、動物生理學、特種經濟動物育種技術、微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生物科學與技術前沿專題、生物儀器分析、生物統計學、生物信息學與計算生物學、生態學。
4. 通識選修課
為文化素質類選修課,全校統一開設,學生在全校范圍內選修。
七、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入學教育與軍訓、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專業見習與專業實習、學術與科技活動、專業技能訓練、畢業論文(設計)等六個部份,具體安排如下:
1.入學教育與軍訓
入學教育與軍訓對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學教育與軍訓時間為2周,安排在第一學期入學后進行。
2.勞動教育、社會實踐
勞動教育、社會實踐等活動是促進學生素質獲得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嚴格按照學校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勞動教育時間為3周,第一、三、五學期利用周末和課余時間進行;社會實踐3周,在寒、暑假中進行。
3.專業見習、專業實習
專業見習和專業實習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鍛煉和提高學生從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時間為14周,其中見習2周,安排在第四和第六學期各一周;專業實習12周,安排在第八學期。
4.學術與科技活動
對學生進行培訓和具體指導,組織學生申報學校的科研項目;組織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業設計、大學生科技創新等比賽,并制定相應的獎勵辦法;聘請省內外學者、專家進行高水平的學術講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了解本學科發展前沿;選擇部份專業功底好、能力強的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
5.專業技能訓練
主要開展實驗應用技能訓練,強化實踐實訓環節,提高學生工廠管理營銷、工廠分析、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應用能力。具體做法是:
① 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② 開放實驗室;③聘請廠礦企業專家參與教學,使教學更貼近生產實際。
6.畢業論文(設計)
畢業論文(設計)按生物技術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指導規范執行,安排在第七、八學期進行。通過撰寫學期(或學年)小論文(或小設計)和畢業論文(設計),使學生初步了解畢業論文(設計)的選題、資料查詢與篩選、正文寫作、答辯的全過程及規范化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訓練。第八學期畢業論文(設計)答辯等工作占課堂教學時間5周。
八、學制、學時與學分
1.學制: 4年,按照學分制管理機制,實行學年學分制。
2.學時要求與學分:理論教學2860學時,160學分,實踐教學38學分,合計198學分。
九、畢業條件、學位授予與學位課程
1.畢業條件:學生在規定年限內,必須課程成績全部合格,修滿規定的學分方能畢業。
2.學位授予:取得畢業資格且學分達到學位條件要求的畢業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3.學位課程: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因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
(責任編輯:趙華)
分享“曲靖師范學院生物技術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