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師范學院歷史學專業介紹
曲靖師范學院地處我國第三大河珠江的發源地、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爨文化的故鄉、“全國十佳宜居城市”——曲靖市。學校是滇東北地區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高校,是云南省碩士學位授予建設學校,是云南省和曲靖市優先支持發展的省屬高校之一。2007年6月,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歷史學 (本科類)
一、培養目標
歷史學專業致力于培養具有扎實的歷史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所需要的中小學和職業教育的歷史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培養規格
1. 培養規格的基本要求
(1)知識結構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歷史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并能通過學習,不斷吸收歷史學相關專業新的研究成果。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社會調查、論文寫作等科學研究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2)能力結構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社交能力、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具有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新實驗能力。具備一定的從事歷史學專業業務工作的能力和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3)素質結構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本專業學生應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品質、法制意識、誠信意識、團體意識;具有較好的文化素養、文學藝術修養、現代意識、人際交往意識;具有一定的科學思維方法、科學研究方法、求實創新意識、科學素養;有良好的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綜合分析素養;身體健康,心理素質較好。
2.培養規格的具體要求
(1)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認識科學與社會的關系,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信、求實,為民族振興而努力工作。
(2)掌握從事歷史學專業工作所需要的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
(3)系統掌握歷史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掌握基本的實驗方法和科研方法,具備從事歷史學專業工作的能力。
(4)了解與歷史學專業相關的各交叉學科的知識,具有適應相鄰專業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5)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
(6)掌握獲取與應用科學研究信息的方法。
(7)心理素質好,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圣義務。
三、實現培養目標和規格的主要措施
1.嚴格執行歷史學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計劃內容。
2.全力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強化實踐,注重培養學生掌握知識、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3.密切關注歷史學專業學科發展前沿知識介紹,使學生基本掌握本學科的現代知識體系,理解本學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保護世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努力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研究和應用歷史學專業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5.著力加強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訓練,使學生掌握科學研究和創新思維的方法,為進入歷史學專業及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和其他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6.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強健體魄、磨練意志,培養團隊協作精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長期工作打好基礎。
7.精心組織學生開展廣泛的課外科技活動和人際交往實踐,參加主輔修、課外講座、第二專業學習、各類知識和技能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教育內容和知識結構體系
歷史學專業教育內容和知識結構體系由通識教育內容、專業教育內容和綜合教育內容三大部份共15個知識體系構成。通識教育內容包括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經濟管理、外語、計算機信息技術、體育和實踐訓練等7個知識體系。專業教育內容包括歷史學相關學科基礎、歷史學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訓練等3個知識體系。綜合教育內容包括思想教育、學術與科技活動、文藝活動、體育活動和自選活動等5個知識體系。
五、 課程設置結構體系
課程設置結構體系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大教學類別:理論教學類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教育課和選修課三個教學平臺,三個教學平臺下共設有6個課程類別,其中公共基礎課平臺包括通識教育課和教師教育課;專業教育課平臺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選修課平臺包括通識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實踐教學類包括入學教育與軍訓、勞動教育、社會實踐、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學術與科技活動、技能訓練、畢業論文(設計)等八個部分。
六、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入學教育與軍訓、勞動教育、社會實踐、教育見習與教育實習、專業考察、學術與科技活動、技能訓練與測試、畢業論文(設計)等八個部分。
1. 入學教育與軍訓
入學教育與軍訓對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具有重要作用,入學教育與軍訓時間為2周,安排在第一學期入學后進行。
2. 勞動教育、社會實踐
勞動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是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重要環節,嚴格按照學校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勞動教育時間安排在第一、三、五學期的周末和課余時間進行;社會實踐安排在第二、四、六學期的寒、暑假中進行。
3. 教育見習、教育實習
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鍛煉和提高從事小學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環節。教育見習利用三年級課余時間進行并完成“五個一”,即一份綜合評課報告、一份綜合性見習總結、一套規范的示范課教案及課件、一個規范的主題教育活動設計方案、一篇教研論文或調查報告。教育實習8周,安排在第七學期,實習原則上采用集中方式進行。
4.專業考察,根據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為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實踐性和直觀性,進行多種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除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外,安排專業考察1周,安排在第四學期進行。
5. 學術與科技活動
為加強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除精心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學術與科技活動外,每學期將根據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組織2-3次專題講座;每個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以小組形式(3-5人)完成一份科技創新作品或創業計劃。
6. 技能訓練與測試
教師職業技能對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職業技能四年不斷線,每學期根據教學情況安排不同的訓練內容,訓練內容包括三部分:一是教學基本技能,主要有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技能、書寫規范漢字和書面表達技能、教學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二是專業學科教學技能;三是特長技能,主要有音樂、體育、美術某一方面的特長技能和就業指導技能。技能測試每學期安排1周,按照學校有關規定測試。
(責任編輯:趙華)
分享“曲靖師范學院歷史學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