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高考語文解析:引發學生思考“人”
2017年高考英語北京卷依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和《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的要求,很好體現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的核心指導思想。
一、強調全面發展的育人功能
2017年北京卷以“立德樹人”為主線,通過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滲透文化知識,強調學英語,用英語做事情,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突出全面發展的育人功能。例如,單項填空的語境加強了對學生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書面表達涉及介紹祖國大好河山以及感恩母校,很好地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傳播了中國聲音。2017年試題延續了北京卷的一貫風格,即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開放性,并進一步突顯對思維能力和語言素養的考查,強調語言學習對文化意識的影響。試題既全面客觀地考查了考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又保證了試題的科學性、公平性、較高的信任度以及良好的區分度。
二、強調在情境中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
2017年北京卷注重以語篇情境為基礎,選取原汁原味且時代性強、貼近生活、體現社會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語篇材料,如聽力理解中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公共交通”等素材,閱讀理解中的“團隊合作應對突發事件”、“普及防疫知識”、“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素材。這些語言素材體裁廣泛,題材豐富,很好體現了社會發展的特點。2017年北京卷著重考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考查能否掌握語篇的主旨大意、主要內容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或觀點,考查能否邏輯地表述思維過程,恰當完成書面任務,突顯對關鍵能力的關注,很好體現了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要求。
三、強調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
2017年北京卷進一步強調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滲透。在語言能力方面,強調在真實情境中考查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并運用;在文化品格方面,強調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借助中外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在思維品質方面,強調把對思維的考查融入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考查之中,著重考查思維的邏輯性、思辨性和創造性的能力和水平。2017年北京卷特別加強了對邏輯思維的考查力度,強調語言學習也是思維發展的過程。例如,單項填空中的題目需要對句子的真正含義有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又如,閱讀理解的題目涉及對內容理解以及推斷、概括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具有較高的邏輯思維水平;在學習能力方面,強調對運用英語學習策略的效果的綜合考查,關注考生學習潛能的挖掘。
四、強調對中學英語教學的導向
2017年北京卷有利于進一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能夠促使教師更加關注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語言知識的積累、文化意識的養成、語言學習對思維能力的促進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特別是思維發展過程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能夠促進英語教學加強對語言運用和學習策略能力的培養,提升英語教學的成效。
聽力理解
聽力理解試題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中對“聽”的能力考查要求進行命制。符合語言真實性和交際性的原則,全面考查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2017年聽力理解試題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 選材以立德樹人為本,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和知識性的統一。
聽力理解部分的選材不僅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而且涉及社會生活常識和科學知識,幫助學生了解社會,懂得基本的社交常識,體現全面育人的要求。完成聽力試題的過程就是一次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熟悉社會、增強生活技能的過程。
2。 話題貼近學生生活,語境真實,語言地道。
聽力理解部分的10段材料全部來自日常生活中的語料,語境真實,涉及話題豐富,貼近生活。所涉及的話題包括與朋友約定看電影、課外社團、談論天氣、嘗試剪紙、圖書館借書、出租車預定、處理壞掉的手機、老朋友相見、新聞報道和預約取件等多個方面。這些話題情景存在于真實的日常交際中,符合學生的認知范圍,而且聽力場景設置逼真形象,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3。 試題注重基礎,考查關鍵能力。
聽力試題考點分布合理,題干設問清楚。聽力材料的難度水平呈階梯分布,有助于學生以平穩的心態進入考試狀態。聽力理解試題全面考查了考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在對獲取事實性信息能力考查的同時,考查考生理解歸納話語的主旨要義、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以及根據所獲取的信息進行簡單推斷的能力。這給不同層次的考生提供了更為寬廣的展示平臺。
4。 突出考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在聽力理解的第十段材料的情境為真實的電話預約取件,考生需要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并且記錄信息。考生不僅需要運用聽的技能,還要記錄表格中的核心詞匯,考查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單項填空
單項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法知識的能力,符合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對語言知識的要求,體現了語言的交際性與應用性。
2017年單項填空試題有如下特點:
1。 考查全面,重點突出。
試題的題干語境真實豐富,考點全面,涵蓋了課程標準要求的主要語法知識,其重點仍是考生必備的語言知識積累,如時態語態、非謂語動詞和從句等。
2。 注重基礎,面向全體。
試題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維方法的考查,試題不偏不怪,難度適中,注重理解,引導學生合理運用語言知識。試題設置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對學生多年學習積累的關注。
3。 緊跟時代,貼近生活。
試題的語境符合時代的特點,語言地道真實,使學生有代入感,符合高中學生認知水平。例如第27題的語境為航空公司允許乘客自己打印登機牌,時代感強。第28題的語境告訴考生遇到困難時的解決方案,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第25題和第30題主題是自然,學生對這一主題更不陌生。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延續北京卷敘事的特色,試題不僅考查學生的語篇理解能力和詞匯運用能力,而且對學生的思想認識有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引發學生思考“人”的內涵,從而達到自我價值的實現。
2017年完形填空試題有如下特點:
正面引導學生,培養文化品格
完形填空篇章中主人公富有愛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平等、和諧和友愛,鼓勵考生利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服務他人,對共建和諧社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充分發揮了考試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促進和導向作用。
注重語言運用,培養邏輯思維
全文邏輯清晰,線索明了,信息完整,注重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題目考查了動詞、名詞、形容詞,連詞,介詞等,其中以實詞為主,而動詞和名詞又是重中之重,占到總題目的一半以上。文段主線清晰(發現社會問題——積極采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有助于學生整體理解文本。
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考查了考生理解不同文體語篇的能力,覆蓋了考試說明中所要求的主要閱讀技能。試題設計注重對語篇的整體理解與把握,尊重語篇文體特征,從真實閱讀體驗的角度設題,突顯語言學習也是思維訓練的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考生語言運用能力,提高思維能力和語言素養。
2017年閱讀理解試題主要特點如下:
題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強化育人導向
閱讀語篇選材在滿足試題命制需要的基礎上,注重學生道德品質和人文素質的培養,使考生從作品的意蘊美中獲得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啟示。
第一節A篇講述了壘球隊員Taylor利用CPR(心肺復蘇術)對隊友Paris進行緊急施救的故事。充分體現了互助和諧與友愛,責任擔當,引導學生注重個人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培養和團隊合作意識的增強。全文最后一句:“I know I can act under pressure in a scary situation。” 分享施救成功的Taylor面對緊急情況的心理,鼓勵考生理智科學施救。
B篇為一條青少年雜志的廣告。命題時從閱讀廣告的真實需求出發,著重考查雜志的獨特性,雜志特征,雜志價格和訂閱優惠等信息。選材貼近考生生活,有助于考生成長。
C篇為普及大眾關于Measles(麻疹)防疫的知識。通過介紹Measles現狀和隱患,倡導積極接受疫苗接種,體現健康、合作和集體意識。
D篇討論有關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安全性。所選話題新穎,緊貼時代的發展,科技的發展。對人工智能機器人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最新相關信息的介紹和較深入的探討。在緊張的考試氛圍中,考生能讀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增長知識,開闊視野。
第二節介紹了睡眠功能方面的研究發展過程。話題新穎,貼近生活,實用性強。
體裁多樣,注重對考生文體特征的理解和考查
第一節A篇是記敘文,主要圍繞故事情節、文章的脈絡和情感走向。B篇是應用文——廣告,文本通過排版的設計突顯廣告語篇的獨有文體特征。試題著重考查主要內容以及作者寫作目的。注重對向讀者所傳輸信息的考查。C篇和第二節為說明文,題目設置圍繞事實細節和篇章整體,考查考生對文本中所說明的事物的本質特征的清晰理解。D篇是議論文,主要針對AI(人工智能)安全性的觀點、例證、論證過程和結論的認知以及內在聯系的考查,強調思辨能力。
閱讀技能的考查全面、兼顧基礎性和選拔性
閱讀理解試題以促進教育公平為價值取向,實現基礎性與選拔性的統一。把公平公正作為試題命制的基本原則,體現基礎性與選拔性的結合。試題既覆蓋了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無偏題、怪題,又給語言能力較強的考生留有發揮空間。
2017北京卷閱讀理解的考查對英語課堂教學傳遞積極的導向,既注重基礎知識的落實,強化對學生閱讀基本技能的訓練,亦將閱讀作為涵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第一節要求考生以寫回信方式為你的英國朋友Jim建議來中國的旅行路線。書面表達第二節要求考生完成一篇英文周記,記錄畢業前夕學生們制作以“感恩母校”為主題的畢業紀念視頻的全過程。本試題為考生提供了中文文字說明、4幅圖畫和提示詞。文章要求不少于60詞。
2017年書面表達試題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貼近現實生活,注重語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
書面表達的第一節,建議信是考生比較熟悉的寫作體裁之一。寫作內容為考生為英國朋友選擇路線及選擇理由,需要結合考生的研學經歷,貼近考生的現實生活。因此,題目設計確保考生能夠自信自如地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有利于考生發揮自身真實的語言水平。
書面表達的第二節,圍繞考生的校園生活,記錄畢業前夕拍攝主題紀念視頻的活動,情景畫面親切感人。學習英語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在生活中運用英語解決真實的問題,因此2017年的書面表達,不僅從用的角度考查考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激發了考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和感恩母校的家國情懷。
試題注重基礎考查,提供思維空間
第一部分的應用文題目中規定了寫作任務包含的范圍,為英國朋友Jim推薦兩條旅行線路中的任意一條。但是寫作的具體內容并未一一羅列,這需要學生自己展開積極的、合理的、有邏輯的想象完成寫作任務,為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維發散空間,為每位考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第二部分的情景作文除了需要具備較扎實的語言功底和表達能力之外,也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展開想象,提供豐富合理的細節內容。充分體現了試題的開放性和選擇性。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引導樹立民族自信
英語學科在引導考生樹立民族自信、培養家國情懷,傳承并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書面表達部分整體考查學生全球背景下的表現出的文化意識和價值取向,放眼世界的同時,增強考生愛國情懷。長江、泰山是具有中華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具有深遠的文化意義和旅游價值。認識中國是從感受中國文化符號開始的,試題能展現考生對祖國的情感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通過完成書面表達任務,即向Jim介紹祖國大好河山的過程中,能夠幫助考生深刻體會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對祖國的情感和對祖國的認同。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2017年北京高考語文解析:引發學生思考“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