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國語文卷簡析

2017-06-08 09:58:57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今日,萬眾矚目的2017年高考如約而至,語文作為第一門開考的學科,自然成為了廣大學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在考綱要求文學類文本、實用類文本由二選一選考改為必考,以及加強文化常識考查的背景之下,2017年的高考全國卷和往年相比有什么變化呢?接下來,學而思網(wǎng)校高考研究中心帶領大家一起解讀新鮮出爐的2017高考語文全國卷:

  一、試卷結構

  嶄新出爐的全國卷分為以下幾個模塊:

  第一模塊,現(xiàn)代文閱讀。包括論述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三個部分。這一模塊在順序上有所調整,將原本位于默寫之后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位置上調,合并為現(xiàn)代文閱讀模塊,使得試卷分布更有科學性。這一模塊閱讀量有所增加,題目難度有所降低。

  第二模塊,古代詩文閱讀。包括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名篇名句默寫三個部分。這一模塊閱讀量基本不變,詩歌鑒賞的題目難度有所降低。

  第三模塊,語言文字運用。這一模塊題量不變,較去年有兩道題題型變化。

  第四模塊,寫作。依舊保持一篇大作文的考查形式不變。

  學而思網(wǎng)校高考研究中心認為:整體上來說,今年的高考全國卷閱讀量有所增加,作答難度稍有降低,試卷內(nèi)容的調整較大。

  二、論述類文本閱讀:穩(wěn)中求變,增加對于論證的考查

  論述類文本閱讀相較去年分數(shù)不變,材料選擇上,全國Ⅰ、Ⅱ、Ⅲ卷分別選擇了氣候正義、青花瓷、鄉(xiāng)村記憶這三個主題,較去年更加兼顧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體現(xiàn)了閱讀材料的兼收并蓄。

  題型上,論述類文本閱讀的總體考查形式不變,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論述類文本閱讀的第二道題目,三卷題型均為“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迎合了考試說明中“閱讀論述類文本,應注重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分析文本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要求,同時也提醒來年的考生,一定要鞏固基礎,掌握好論述類文本論點、論據(jù)和論證的基本知識。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散文并重,出現(xiàn)理解類題目

  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考查上,由于今年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從二者選考其一變?yōu)楸乜迹裕顬橹庇^的變化為總分的下降和題量的壓縮。總分調整為14分,題量調整為一道客觀題和兩道主觀題。

  選文上,三張考卷選文分別為中國小說、中國散文、中國小說。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國Ⅱ卷選文是一篇散文:林徽因的《窗子以外》。近年全國卷文學類文本閱讀都未出現(xiàn)散文的考查,此次全國Ⅱ卷的散文,無疑在提醒考生,不要疏忽對于散文閱讀的練習。

  題型上,客觀題均考查對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主觀題考查題型三卷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全國Ⅱ、Ⅲ卷中出現(xiàn)了理解類題目的考查,這迎合了考綱上增加的對于考生文學類文本理解能力的要求。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華麗轉身,考查多則文本與圖表材料

  實用類文本閱讀今年考查上最大的變化,是由考查一篇完整的傳記類文章,變?yōu)榭疾?~3則材料,即考查非連續(xù)性文本和圖表材料。同樣面對著總分下降和題量壓縮的情況,總分調整為12分,題量調整為兩道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

  在實用類文本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上,全國Ⅰ、Ⅱ、Ⅲ卷分別選擇了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垃圾分類、博物館事業(yè)三個主題,這三個主題均為當下社會中較具有時效熱點性的話題,這類主題,很有可能成為之后實用類文本閱讀命題的取材趨向。具體材料而言,三張考卷都涉及到文本與圖表兩類材料的考查,要求考生具有讀圖能力。

  在題型的考查上,三張考卷客觀題均考查概括、理解、分析層面,主觀題均考查概括,難度不大。

  五、文言文閱讀:題型穩(wěn)定,變化不大

  文言文閱讀的考查與往年相比變化不大,閱讀材料上依舊選擇正史史傳類文章,題目分值不變,題型上依舊為斷句、文學常識、概括分析、翻譯四道題。在全卷改動較大的背景之下,文言文考查依舊故我,由此可見,文言文閱讀很大概率上將較為長期地保持這樣一種考查方式。

  六、古代詩歌閱讀與名篇名句默寫:難度稍有降低,三卷題型稍有區(qū)別

  古代詩歌閱讀今年分值不變,在題型考查上變化較大,由兩道主觀題調整為一道五選二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這種調整,事實上降低了一部分全試卷閱讀量增大給考生帶來的作答壓力。

  具體題型上,新題型——五選二客觀題方面,全國Ⅰ卷考查對詩歌的賞析,Ⅱ卷考查對典故的賞析,Ⅲ卷考查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主觀題方面,三張試卷分別考查句子賞析、詩歌表現(xiàn)的詩人性格、詩歌情感。題目均稍有不同,三張試卷上詩歌閱讀的難度相比而言具有一定的梯度。

  名篇名句默寫上變化不大,分值由6分降為5分。

  七、語言文字運用:部分延續(xù),部分創(chuàng)新

  在語言文字運用模塊,今年的全國卷所考查的五道題,題型分別為成語辨析、語病、語言表達的得體、補寫恰當語句、說明文段中的推斷存在的問題。其中,語言表達的得體、說明文段中的推斷存在的問題兩道題目,擠掉了去年的填寫關聯(lián)詞和描述流程圖兩個題型,躋身今年高考卷的行列。與往年同樣存在一些變化的語言文字運用模塊考查相對照,可見,部分延續(xù)、部分創(chuàng)新可能將會是語言文字運用模塊的命題趨向。

  八、寫作:關注傳統(tǒng),著眼時事,勇于創(chuàng)新

  作文方面,學而思網(wǎng)校高考研究中心認為:全國卷寫作模塊的總體變化趨勢,可以用“關注傳統(tǒng),著眼時事,勇于創(chuàng)新”三個關鍵短語加以概括。總體來說,今年全國Ⅰ、Ⅱ、Ⅲ卷的作文著眼于時事熱點和傳統(tǒng)文化兩大領域,并在形式上作出了較大的探索,使命題形式更加多變。這些改變,不但給人以眼前一亮的體驗,同時,也有了更加明確的任務性,更加難于選材、難于套作,這無形中對全國卷的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也暗示著高考作文命題內(nèi)容更加關注傳統(tǒng)與時事,命題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的一種命題趨向。

  全國Ⅰ:著眼時事,任務驅動

  全國Ⅰ卷的作文題目為:

  據(jù)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xiāng)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xiàn)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lián);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閱讀這則作文材料,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作文無疑是在去年的漫畫作文之后,對于2015年所考查的任務驅動型作文的重歸,并作出了形式更加新穎的探索——要求作文具有“呈現(xiàn)”和“介紹”的性質,且要求關鍵詞之間形成有機的關聯(lián),任務性更強,對考生的邏輯能力、說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時,這一作文內(nèi)容更緊扣了時事熱點,從時事關鍵詞中選取兩三個來展開文章的敘述或論述,這要求考生對當下時事有廣泛的了解及深入的理解,由此,也向考生的時事知識和思維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

  全國Ⅱ:關注傳統(tǒng),勇于創(chuàng)新

  與全國Ⅰ、Ⅲ卷相比,全國Ⅱ卷的作文題則更加出人意料。作文題目為: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

  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作,敢當。(魯迅)

  ⑥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shù)名句化育后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這一題目立足于中國文化中的六個名句,要求考生從其中生發(fā)出自己的感觸與思考,并寫作成文。這無疑緊扣了新考綱對于加強文化常識考查的要求,體現(xiàn)出了解文化傳統(tǒng)、閱讀經(jīng)典名作、提升古詩文的理解能力,對于高考考生的重要性。

  同時,這一題目的考查,也意味著全國卷在作文考查形式的創(chuàng)新之路上邁出了嶄新的一步。作文材料為中國文化中的六個名句,并且要求考生在六中選二或三的基礎上寫作成文,形式上較為新穎,且這不但考查了考生對材料的理解能力,還考查了考生對多則材料的概括提煉能力,學生要從所選的兩三則材料中濃縮出一個立意,這是本次作文的一個難點。

  另外,面對這一少見的作文題型,考生有可能一時無從下手,所以說這一題目,也考驗了考生的臨場應變能力。

  全國Ⅲ:嶄新形式,有所探索

  去年才誕生的全國Ⅲ卷,在作文方面也緊緊把握住了時事與創(chuàng)新的脈搏。作文題目為:

  今年是我國恢復高考40周年。40年來,高考為國選材,推動了教育改革與社會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40年來,高考激揚夢想,凝聚著幾代青年的集體記憶與個人情感,飽含著無數(shù)家庭的淚珠汗水與笑語歡聲。想當年,1977的高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拐點;看今天,你正與全國千萬考生一起,奮戰(zhàn)在2017的高考考場上。

  請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在恢復高考40周年之際,要求考生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這體現(xiàn)出了全國Ⅲ卷對當下熱點的關注。作文的考查形式也與去年的材料作文截然不同,提示考生對于作文能力需要做全面的提升。

  題目上,雖說這一作文本質上依然類似于考生常見的話題作文,但卻在形式上作出了寶貴的探索。同時,“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這一主題較去年的材料作文更難以套作,更加能夠考查考生的真實作文水平。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年高考全國語文卷簡析”到:

58.4K

網(wǎng)站地圖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午夜福利亚洲国产不卡顿 | 色综合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最大的aⅴ久久网站 | 久久超级碰碰视频久久 | 色婷婷亚洲中文字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