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嫦娥三號
"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嫦娥三號"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高考作文素材一:嫦娥三號成功發射觀后感
箭已上弦!
作為最后一個妝扮“嫦娥三姑娘”的人,操作手陳向東留下深情一瞥,轉身撤離發射塔架。
這一刻,距離中華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壯美騰飛,還有15分鐘。
這一刻,在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中國人叩問天宇的“新長征”仍在延續——肩負中國航天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使命的“嫦娥三號”,即將踏上38萬公里的奔月征程。
繁星閃爍,夜幕籠罩。“嫦娥”懷抱“玉兔”,就要出征。數盞聚光燈下,中國“探月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亮如白晝。
30度、90度、180度……環抱火箭的4組回轉平臺緩緩打開,“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落落大方露出芳容。
“10分鐘準備!”崇山峻嶺間,傳來01指揮員鄢利清洪亮的口令聲。
修長的箭體上,“中國航天”四個藍色大字格外醒目。火箭頂部,中國探月工程的標志——“半輪明月,一雙足跡”清晰可見。
火箭上端,霧氣蒸騰,低溫推進劑加注工作仍在進行。
“2分鐘準備!”“1分鐘準備!”
發射塔架擺桿緩緩擺開,發射進入讀秒,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5、4、3、2、1,點火!起飛!”發控臺操作手白春波果斷按下紅色點火按鈕。
1時30分,橘紅色的火焰從火箭底部噴涌翻騰,“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驚天動地的呼嘯聲中拔地而起,以雷霆萬鈞之勢扶搖直上。轟隆隆的怒吼聲,排山倒海般響徹山谷。
上升10秒后,火箭按程序轉彎,向東南方向疾馳而去……這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186次飛行,這是人類歷史上第130次探月活動,這是我國第三次發射探月衛星。
44年前,“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宇航員與地面指揮中心一段關于尋找“嫦娥”“玉兔”的對話錄音,最近在互聯網上走紅——
“一個叫嫦娥的中國美女,已經在那里住了4000年……你們也可以找找她的伙伴——一只中國大兔子。這只兔子很容易找,因為它總是站在月桂樹下。”
一位新聞同行詼諧地說:“下次再有人登月,我們的‘嫦娥’和‘玉兔’就會熱情地迎接他們啦!”
飛翔!飛翔!加速上升的火箭,如同一束炫目的火光,劃破無邊長空。
飛翔!飛翔!漸飛漸遠的火箭,如同一顆明亮的星星,匯入墨色天幕。
月城西昌,人頭攢動,安全距離外的山間小路上,擠滿了身著盛裝的彝族村民。千百年來一直用火把驅趕黑暗的彝族同胞,世世代代把火當作至高無上的精神圖騰。望著天上“會飛的火把”,彝族姑娘阿依爾果興奮地說:“彝族人自古崇拜月亮,希望‘嫦娥姐姐’把我們的祝福和夢想帶到月亮上!”
一二級分離、拋整流罩、二三級分離……此刻,燈火通明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指控大廳里,巨幅顯示屏正以動畫的形式,實時顯示著火箭的飛行狀態。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神情肅穆,緊緊盯著大屏幕。在他眼中,這是如此熟悉的一幕,又是如此不同的一幕——
他仿佛看到:6年前,“大姑娘”“嫦娥一號”從這里發射升空,經過18天飛行進入環月軌道,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奔月夢想,中國航天正式邁入深空探測新時代。
他仿佛看到:3年前,“二姑娘”“嫦娥二號”從這里壯麗騰飛,創造世界航天史上多項第一。目前,她與地球間距離已突破6000萬公里,在浩瀚太空續寫著中國人的夢想。
他仿佛看到:“嫦娥”姐妹在進行一場無聲的接力。她們一個比一個出色,一棒比一棒精彩……
飛翔!飛翔!此時此刻,千千萬萬航天人的心,緊緊追隨著“嫦娥三姑娘”不斷延伸的航跡。
飛翔!飛翔!此時此刻,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緊緊牽掛著“嫦娥三姑娘”不斷攀登的足跡。
1140秒后,器箭分離,“嫦娥三號”成功進入近地點高度21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6。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
成功了!握手、擁抱、歡呼……大廳里,掌聲如雷。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孫保衛松開了一直攥著的手,與同事緊緊相擁。
“發射圓滿成功,‘嫦娥三號’奔月之路才剛剛開始。”孫保衛說,航天夢助推中國夢,中國人所有的夢想匯聚起來,就匯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如果一切順利,成功落月的“嫦娥三姑娘”,15天后將傳回她踏上月球拍攝的第一張照片——
那將是無數次在唐詩宋詞里吟誦月亮的中國人,對這個距離我們38萬公里的星球,最近距離的一次凝視。
月亮,離我們很遠;我們,已離月亮很近……
高考作文素材二:嫦娥三號成功發射觀后感
12月2日1時30分,搭載著我國嫦娥三號探測器的長征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按照預定程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二號塔架點火起飛,順利發射成功。
“嫦娥三號”肩負我國探月工程落月重任
今天凌晨1時30分,“嫦娥三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按計劃,“嫦娥三號”探測器將在月球虹灣區著陸,并在月面工作一年,同時“玉兔”號月球車也將開始長達3個月的月球巡視勘察之旅。
“嫦娥三號”任務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在月面軟著陸并開展月面就位探測與自動巡視勘察,這一過程中,它將創造并實現登月史上多個“首次”:在國際上,這是第一個在首次月面著陸中又同步實現巡視探測的任務;首次實現中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及巡視探測;首次研制中國大型深空站并初步建成覆蓋行星際的深空測控通信網;首次實現對月面探測器的遙操作;首次在國際上對月面開展多種科學探測等。
根據中國探月工程總體規劃,2020年前,中國月球探測工程以無人探測為主,屬人類探月三階段中的“探”、“繞”、“落”、“回”三個步驟實施,分別實現繞月探測、月面軟著陸探測與月面巡視勘察、采樣返回等目標。“嫦娥三號”便是探月工程“落”的關鍵任務,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發射環境:氣象預報誤差不超1℃
在為“嫦娥三號”奔月的眾多準備中,氣象條件也被精細研究考量。據媒體報道,針對西昌地區高空風和寒潮降溫等影響發射的重要天氣因素,發射中心組織專家和崗位人員對40多年的氣候資料進行分析比對,對8000米到12000米的高空風進行精確預測,建設地面氣象自動觀測系統,實施場區精細化預報,把數值預報從5公里范圍縮短到3公里,氣溫預報誤差不超過1℃,極大提高了預報精細化程度,為探測器創造最好的奔月條件、最佳的落月軌道。
據了解,“嫦娥三號”發射期間,發射場天氣晴好,無雷電、無降水,地面風力和高空風也滿足發射要求。
目前,“嫦娥三號”探測器和“玉兔”號月球車正搭乘著長三乙奔向月球,其穿行空間的“天氣”亦十分平靜。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預計,今明天太陽活動水平低,爆發M級耀斑的可能性不大;2日可能出現短時地磁活躍,3日地磁活動平靜到微擾;未來三天,電離層天氣平靜。
漫步月球不是輕松活兒
待到達此次任務的目的地——月球之后,“嫦娥三號”探測器以及“玉兔號”月球車還將迎來各式新的挑戰。
“嫦娥三號”月球車
月球探測是一項非常復雜并具有高風險的工程,據資料統計,截至目前,不包括“嫦娥三號”,世界上共進行了129次月球探測活動。其中,美國59次,前蘇聯64次,日本和中國各2次,歐空局和印度各1次,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敗63次,成功率僅有51%。
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表示,“嫦娥三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任務,需要攻克的關鍵技術多、技術跨度大、實施風險高。
對于最為關鍵的“落月”這一環節來說,就面臨三大難點:首先是平穩著陸,其次是月球車適應月球表面地形,第三是月球車必須能夠抵御溫差高達300℃以上的嚴寒酷暑。
據悉,“嫦娥三號”若成功落月,將使中國成為繼美蘇之后第3個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全世界只有美國實現了載人登月,前蘇聯開展了2次月面無人巡視探測任務,中國是第2個實施無人月球巡視探測的國家。
高考作文素材三:嫦娥三號成功發射觀后感
12月2日凌晨,承載了13億國人登月夢想的“嫦娥三號”搭乘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于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志著嫦娥三號朝“登月”邁出重要一步。
火箭飛行19分鐘后,器箭分離,“嫦娥三號”順利進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
“嫦娥三號”奔月飛行約需112小時,在此期間將視情況進行軌道修正,預計探測器將于12月6日飛行至月球附近,實施近月制動,進入100×100公里的環月圓軌道。
“嫦娥三號”任務作為二期探月工程的主任務,將實現中國航天器首次在地球外天體實現軟著陸和巡視探測活動,是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承前啟后的關鍵一步。
據探月工程新聞發言人裴照宇介紹,嫦娥三號工程有三大目標,一是突破月面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發射等關鍵技術,提升航天技術水平;二是研制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建立地面深空站,獲得包括運載火箭、月球探測器、發射場、深空測控站、地面應用等在內的功能模塊,具備月面軟著陸探測的基本能力;三是建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基本體系,形成重大項目實施的科學有效的工程方法。
嫦娥三號任務有三項重點任務,一是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二是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三是地球等離子體層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
據資料統計,截至目前,不包括嫦娥三號,世界上共進行了129次月球探測活動。其中,美國59次,蘇聯64次,日本和中國各2次,歐空局和印度各1次,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敗63次,成功率僅有51%。
目前全世界僅美國、蘇聯成功實施了13次無人月球表面軟著陸。嫦娥三號任務若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3個實施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高考作文素材四:嫦娥三號成功發射觀后感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于12月2日1時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點火推上太空。“嫦娥三號”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開始了奔向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之旅。嫦娥三號重量約為3780公斤, 搭載的月球車重量約140公斤,比美國和前蘇聯的月球車重量更小,功能也更加齊全。運載火箭將嫦娥三號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飛行約5天, 進入100公里環月圓軌道飛行約4天,變軌進入15公里*100公里橢圓軌道,再飛行約4天后,從高度約15公里的近月點開始慢慢由動力控制軟著陸,成功后探測器釋放玉兔月球車,開展預定的月面巡視勘察,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一系列科學探測。
嫦娥三號探月航天器包括著陸器和攜帶的玉兔號月球車,它不僅要在月球表面上實施軟著陸,并且還要在月球上釋放我國首輛“玉兔”月球車, 獲取月球物質成分并進行分析,發回數據和圖像,再攜帶月球樣本返回地球。 此次探月成功將開啟我國航天的新篇章, 中國將是繼美俄之后,人類第三個在月球實施探測器成功軟著陸的國家,這標志著中國自動化機器人技術、遠程遙感通訊控制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嫦娥三號在月面軟著陸成功后, 其中著陸器定點守候,月球車在地面遙感控制下在月球表面巡游90天,搜索范圍達到5平方公里,并抓取月壤在車內進行分析,得到的數據將直接傳回地球。此次科學目標包括: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月表物質成分和資源調查、月球內部結構, 攜帶光學望遠鏡、測月雷達、紫外相機等設備在月球開展科學實驗,觀測宇宙和回望地球,考察日地月空間環境。 嫦娥三號將刷新人類月球探測史的幾項“首次”,包括首次把“望遠鏡”架到月球上、首次從月球“回望”地球等離子體層、用雷達對月球進行兩個深度上的精細探測。 如果嫦娥三號月球探測獲得圓滿成功,這為進一步實現我國載人登月計劃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嫦娥三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