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知識點專題復習
"高中歷史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知識點專題復習"一文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選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專題四 世界古代政治文明
【專題復習導航】◎考情分析: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是不容忽視的復習熱點,2009年高考廣東、海南、寧夏、上海等地試卷都有涉及。特別要注意的是古代世界政治制度是新增加的考點,其內容也與古代中國政治制度有較大區別,因此在2010年新高考復習備考時,復習重點應放在民主政治的內容及影響方面,應注意從對比的角度對中西政治制度加以分析和理解。◎考綱詮釋:(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3)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本單元所學希臘民主政治與羅馬法律,都屬于政治上層建筑方面的知識,第一要結合背景把握其形成的原因、條件;第二要準確把握其具體內容、分析其意義、影響;第三要運用聯系的觀點:把希臘民主政治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比較,理解希臘民主政治與希臘人文精神的關系;理解希臘民主政治、羅馬法對西方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的影響。
【專題復習建議】1.一切政治現象都與當時的經濟、政治、思想以及地理環境相聯系,希臘民主政體的確立就是希臘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不能孤立地分析歷史現象,要將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以及地理環境綜合分析。2.對于希臘民主制的認識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念為指導思想,在肯定希臘民主政治對希臘古典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巨大貢獻時,要明確它具有明顯的歷史局限性,對它進行辯證的分析和評價。認識到,“民主”不是抽象和絕對的,而是具體的、相對的,最終達到這一基本認識:民主具有階級性和時代性,是一定歷史條件和具體國情的產物。3.對于羅馬法的發展演變,可與羅馬由共和向帝制轉變相聯系,與羅馬帝國的擴展相聯系,理解羅馬法是為了維系龐大帝國統治的需要。4.。比較是啟發歷史思維的鑰匙,學習中要注意比較希臘文明與羅馬文明的特色;比較希臘民主制與我國古代政治制度,比較古代希臘民主制與當今民主制的聯系與區別。
【新知自主探究】一、雅典民主政治1.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條件(1)古希臘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造成其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發達,是民主政治產生的經濟基礎;(2)殖民活動、海外貿易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臘寬松自由的社會環境和平等互利的觀念,是民主政治產生的社會條件;(3)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度和城邦的特色使公民有較多的直接參與政治事務的機會,君主專制始終發展不起來,是民主政治產生的政治條件;(4)城邦公民普遍具有較高的素質,積極參與城邦政治事務,是民主政治實行的人文條件。2.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1)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全體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機構是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2)公民大會的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內政、外交、戰爭、和平、重要官員任免等一切國家大事,都由公民大會討論決定。(3)國家最高常設行政機關是五百人會議,負責處理日常政務,召集公民大會。(4)陪審法庭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和監察機關,對公民大會的決議擁有最終核準權。(5)國家一切官職向各等級公民開放,國家官員由選舉產生。各級公職人員實行“公職津貼制”。3.雅典民主制的評價(1)優越性:①提供了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出民主運作的新方式(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②多數人參政和群眾監督,減少了決策的失誤和以權謀私的可能性。③它重視公民的個體自由和責任感,鑄就了希臘人渴求知識、樂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臘在眾多文化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產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④其民主政體的理論和實踐為后來歐美資產階級提供了思想基礎。(2)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它僅僅是對公民群體而言,而且是對男性公民而言。婦女及外邦移民、奴隸、他國公民都沒有享受民主權利。因此,它在充分發揮積極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經濟臻于極盛的同時,又殘忍地窒息、限制了社會另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展能力。②對外,雅典政治上奴役統治其盟邦,推行霸權政策,經濟上進行殘暴掠奪所以,雅典民主制是建立在剝削、壓迫非雅典公民的基礎上的,依然是維護社會不公的一種暴力機器。二、羅馬法的基本內容、作用和局限性1.內容: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羅馬法指通行于羅馬統治的整個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狹義的羅馬法指羅馬公民法。從形式上可以區分為成文法與習慣法;從整體結構上看包括公民法、萬民法和自然法。具體包括:不成文的習慣法、《十二銅表法》、《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學總論》、《查士丁尼學說匯纂》、《查士丁尼新敕》。2.作用:維護了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為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完成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奠定了近代歐洲法律體系的基礎,是各國立法所遵循的范本。3.局限性: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羅馬法的制定主要是體現帝國統治者的利益,對于被統治者來說,只能承擔義務,受到不公正的處罰。
【重難核心突破】1.地理環境對希臘文明產生的影響(1)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西方文明,人們常稱之為“藍色的海洋文明”,其特點是經濟上以商品經濟為主,政治上擁有議會體制,而具備這一特點的海洋文明最早出現在希臘半島,因而希臘半島成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以后的西方文明在眾多方面都承襲了希臘文明的許多因素。因此,希臘文明成為西方文明的搖籃。(2)希臘文明的產生得益于特殊的地理環境。荒涼的山坡把平原分成小塊,土地其后只適宜于種植葡萄、橄欖等,糧食不能自給,但海岸線很長,多良港,海洋成為主要運輸通道。(3)海外貿易興盛,殖民及其他經濟和文化交往活動,是古希臘形成了寬松自由的社會環境,并較早的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觀念,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建立。2.以古代中國和古代希臘為例說明自然地理環境對兩種文明的影響(1)古代中國發祥于中原地區,屬于遼闊地域農耕經濟,長期以來血緣紐帶不能突破,由于治水、對外戰爭等公共事務的需要,更容易形成專制集權的體制。(2)古代希臘多山地、港灣,山脈把陸地分割成小塊,有利于小國寡民形成,不易建立領土廣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同時人們可以早出晚歸,一切國家政務比較簡單,易于在公民大會中討論和表決。土地貧瘠,生產力不發達,促使人們產生積極、勇敢和富于進取的精神。多種經濟形態并存,人員頻繁交往流動,導致地緣戰勝血緣,形成“個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有利于民主制的發展。海外貿易興盛,以平等交換為原則,有助于人們平等觀念的形成與民主政治的建立。愛琴海地區氣候宜人,人們喜歡在露天進行政治活動,直接或間接促成了希臘民主政治的建立。3.雅典民主政治與今天西方民主政治的區別與聯系(1)雅典民主政治實行的是直接參與式民主,是一種限于城邦內特定范圍公民的國家至上的直接民主,它通過建立一種有效協調的參與機制對付來自集團外部的威脅,如奴隸、東方民族及北部野蠻人;而西方民主是在一個文化多元和結構復雜的大國推行的間接代議制民主,通過尋求政治代言人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利益要求。現西方民主不論在范圍、制約機制、治理機制、程序等方面比古代要廣泛和完善。(2)雅典民主為后來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淵源。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則,國家機構“三權分立”的組織形式,“少數服從多數”的決策原則,國家公職選舉任期原則等。4. 羅馬法能夠影響深遠的原因(1)羅馬法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斷修正、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2)羅馬帝國疆域遼闊,最強盛時地跨三洲,被征服的國家和地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進的羅馬法的影響。(3)羅馬法的發達是羅馬統治者重視法學、尊重法學家的結果。(4)羅馬法本身的系統性、邏輯性很強,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發展和傳播。5.古希臘的城邦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之比較(1)希臘城邦始終以獨立的政治單位獨立于希臘世界;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各諸侯國有一個統管它們的宗主,這些諸侯國最終逐漸走向統一的帝國。(2)希臘城邦商品經濟比較發達,農、工、商并重;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家則大多以農為本,重農抑商。(3)希臘城邦普遍實行共和政體,王權衰微,有的城邦甚至建立了比較發達的民主政治;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王權日益強大,最后發展成為君主專制制度。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中歷史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知識點專題復習”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