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高三政治復習資料:文化與生活
北京高考高三政治復習資料:文化與生活由育路編輯整理,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育路網!
在掌握住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為了提高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為大家總結了高三政治復習資料,希望大家根據這些資料來進行針對性復習。
【單元特征】
本單元是全書的開始,地位重要,內容提綱挈領,主要從文化與社會、文化與人兩個方面闡述了文化與生活的關系,其重點內容是文化作為精神力量的作用,即文化對社會的作用和文化對人的影響,分別是文化與政治、經濟,文化與綜合國力;文化影響人的特點、表現、文化塑造人。
【知識梳理】
特點(1)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文化的內涵與特點(2)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
(3)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
文化:內涵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文化的形式: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化、藝術等;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
文化的作用:
、傥幕鳛橐环N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②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文化的社會作用③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④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菸幕c綜合國力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②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畚幕绊懭藗兊膶嵺`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②文化對
人的影響
、倬哂袧撘颇奶攸c。
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
、诰哂猩钸h持久的特點
、儇S富精神世界
文化塑造人②增強精神力量
、鄞龠M人的全面發展
【考點掃描】
第一課文化與社會
1.了解文化的內涵與形式。
(1)內涵
1)從本質上看: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2)從范圍上看: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3)正確理解:我們所講的"文化",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廣義的"文化"概念,也不同于那些狹義的"文化"。
(2)特點
1)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
2)文化是是一種素養。
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生活、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培養出來的。
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3)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3)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屬于文化;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
【特別提示】
(1)準確把握文化的概念應注意兩點:第一,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而不是自然界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經濟的和政治的。
(2)純"自然"的東西不是文化。如自然界中的山水,但是人們以一定的目的去欣賞自然的時候,便具有了文化的意義?梢,文化離不開人的參與,為人所特有。
【應用指導】
1.用來區分社會中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現象,明確三者之間的關系。
2.用于指導人們的文化生活,從而為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提供指導。
3.用文化內涵的知識分析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含義和必要性。
4.文化生活中涉及道德的內容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養。
2.理解文化與經濟、政治的相互關系。
經濟、政治和文化是社會生活的三大基本領域。
(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的影響。
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別,又有先進與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對經濟、政治的影響不同,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如中國的發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而西方的發展則深受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今天,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為我國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②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如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作為一種先進文化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
(3)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
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但這并不意味著文化的發展始終與經濟發展亦步亦趨,也不能簡單的認為文化是經濟、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屬品。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獨立性。那種認為只要物質條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會好起來,物質條件差一點,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觀點,不符合歷史發展的事實,是不正確的。
(4)文化與經濟交融
表現在:①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②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③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5)文化與政治交融
表現在:①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②世界范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斗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
3.理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1)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2)對策: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應用指導】
1.比較中國與世界上發達國家在文化方面的差距,正確認識我國當前文化發展的現狀。
2.觀察書籍、報紙、電影電視中中西文化的差別,體會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3.結合我國載人航天飛行中科技的發展和航天精神的發揚,說明文化的作用。
4.理解提高文化軟實力的必要性。
【特別提示】
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所擁有的生存、發展以及對外施加影響的各種力量和條件的總和。它包括經濟、政治、科技、軍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實力。綜合國力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會因素,既包括物質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是各種因素、各個領域的總和,也是物質力量與精神力量的統一。綜合國力實際上也就是國家實力,但之所以更多地稱綜合國力,主要目的在于強調它不是指單個的某個方面的實力,而是指綜合性的實力。
第二課文化對人的影響
1.理解文化對人影響的表現。
(1)文化對人的影響的來源
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
、傥幕绊懭藗兊慕煌袨楹徒煌绞健5谝,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階級、階層的人們,其交往方式存在差異,表現在交往時使用的語言、符號、器物和行為舉止等。第二,這種交往方式的差異受各自文化的影響,如價值觀念、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
、谖幕绊懭藗兊膶嵺`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第一,不同的文化環境、知識素養和價值觀念,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目的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影響不同思維方式的形成。第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特別提示】
1、文化只是影響人們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的因素之一,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社會階層等都會影響到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到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切不可夸大文化在這些方面的影響。
2、區別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交往方式強調的是人們之間如何交往,體現的是人們之間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強調的是人們如何思維,體現的是人們分析、思考問題的方式。
2.了解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
、贊撘颇挠绊。第一,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第二,文化對人的影響雖然是潛移默化的,但并不都是消極被動、無目的地接受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過程。
、谏钸h持久的影響。第一,文化對人的影響,無論表在交往方式、思維方式上,還是表現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個方面都是深遠而持久的。第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特別提示】
1.潛移默化與深遠持久的區別:"潛移默化"強調的是文化對人影響的無形性和非強制性;"深遠持久"強調的是文化對人影響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前者更強調影響的方式,后者更強調影響的時效性。
2.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但是人們并不是消極被動的接受文化的影響。人們具有主觀能動性,往往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和喜好做出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自覺接受科學的、健康的文化的影響,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的影響。
3.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但并不意味著永不改變。
【應用指導】
1.觀察了解生活中的文化禮節、總結其所代表的文化氛圍,認識其對社會生活以及人們交往的影響。
2.用文化對人們的影響的知識,認識大陸和臺灣之間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的。
3.總結長城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中國的文化遺產,認識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
3.說明文化對塑造人生的作用
注意:文化塑造人生,這里的"文化"是指先進文化、優秀文化。
1.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優秀的文化作品,能夠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空前繁榮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和民主法制意識大大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文明、開拓進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道德風尚,成為我國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的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
3.優秀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應用指導】
1.閱讀一部優秀作品,或者觀看一部優秀電影,認識電影或者書籍中的英雄人物對當時及今后的影響。
2.結合文化對人生的影響,分析評價當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協調發展的意義,認識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性。
3.結合《感動中國》欄目,認識優秀文化產品對人的成長有何重要意義。
通過這些高三政治復習資料,希望幫助大家對政治有更好更全面的了解。
(責任編輯:郭峰)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北京高考高三政治復習資料:文化與生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