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不同的題型解題方法(2)
常見的圖象有速度-時間圖象,位移-時間圖象,功隨位移變化的圖象,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圖象,電壓隨電流變化的圖象,熱學中的壓強和體積的關系圖象等。
應對:圖象類問題的本質是先找到橫、縱坐標的物理意義,然后根據題目要求,找出相對應的物理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對于某一物理量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應分段進行研究。
第四類:綜合類
綜合類的題目是綜合了高中物理中幾個極其重要的知識點,把他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一個題目呈現出來的一類題目,考查的知識點一般都是主干知識點。
例如楞次定律、安培力、感應電動勢、左手定則、右手定則等.常見的綜合類題目有動力學綜合、功能關系綜合、電場、磁場綜合、電磁感應綜合等。
應對:綜合類題目一般難度較大,我們在做這一類題目時應該用較多的時間去分析其運動情況、受力情況、做功情況和能量變化情況,應用各部分的基礎知識,把問題逐漸分解,對應到相應的知識點上進行解決。
綜上研究表明:
要想速解選擇題,就必須充分利用題目所提供的已知條件,深入挖掘隱藏的各種信息,巧妙地、有機地創設條件。
既要注意到常規問題的特殊處理,又要考慮到學科內外知識的綜合與聯系,盡可能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有效地利用考試時間.從而提高考試成績。
實驗題
分時間
課標卷高考物理一共有 2 個實驗題,物理實驗題時間安排 8-10 分鐘為宜。
析本質
高考實驗題常以一個力學實驗+一個電學實驗的形式呈現,從近幾年我省的高考來看,電學實驗乃重中之重.從實驗內容上講,電學實驗內容并不多,但是每年實驗得分都不是很讓人滿意。
究其原因,是因為其千變萬化,可以應用多種形式,各個角度斷出題。
巧應對
不管實驗題目以何種形式出現,其本質是從實驗原理開始進行考查,只要我們從實驗原理出發,就能夠做到從容應對。我們應對的策略是:從基礎出發,從實驗原理出發,以不變對萬變。把題歸類,觸類旁通。
計算題
分時間
課標卷考物理一共3個計算題,每道計算題用時在 10 分鐘左右為宜。
析本質
計算題歷來是同學們難以攻克的得分障礙,很多同學都反映,在考場上很難有充裕的時間去認真分析計算題,再加上考場的氛圍和時間使得很多同學根本做不到冷靜清晰地去分析,更談不上快速準確的得到答案,要想成功破解大題難題、首先要明晰它的本質。
所有科目的大題難題,看似很繁雜,理不出頭緒,其實就是一些基本現象和知識的疊加而已.所以我們不要被它的假象所蒙蔽,一看到它就首先在心理上占了弱勢,尤其是在考場壞境下,更加容易讓自己知難而退,喪失掉得分的機會。
巧應對
只要我們熟練掌握了課本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就完全可以成功破解所謂的“大題難題”,更為關鍵的是利用好平時的所得,調整好自已的心理。
①審視自己對于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你必須非常熟練的掌握各種物理現象和理論、定律,才能正確的分析題目。
比如力學部分有兩部分,
一是經典力學(直線運動、圓周運動、牛頓運動定律),
二是功、能等。前一部分是一種過程,后一部分是一種結果。電學部分無非是力學部分的公式變形而已,雖然公式有所變化,但是具體的分析跟力學有異曲同工之處。
② 過程拆分
既然這些大題難題都是一些基本現象和理論的疊加,那只要我門把這些過程和知識點進行拆分即可。
將這些復雜的知識點拆分成一個個小的簡單的知識點后,我們就能很輕易的各個擊破了。
我省的高考計算題分兩種:
第一種是力學范圍內的綜合計算題.
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考查了運動學、動力學、功能關系等問題,是力學問題的綜合。
第二種是考查電場、磁場中運動的帶電粒子的綜合性問題,
不管何種形式的計算題,其基本情況都可以歸結為力和運動的關系問題,只要分祈清楚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找出各個分過程的運動情況,對各個分過程列出相應的公式,注意分過程的連接點即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點。
常見計算題的審題技巧
1. 認事、細致,全面尋找信息
審題應認真仔細,對題目文字和插圖中的一些關鍵之處要細微考察,有些信息,不但要從題述文字中獲得,還應從題目附圖中查找,即要多角度、無遺漏地收集題目的信息。
2.咬文嚼字,把握關鍵信息
所謂“咬文嚼字”,就是讀題時對題目中的關鍵字句反復推敲,正確理解其表達的物理意義,在頭腦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圖景,建立起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解題途徑,對于那些容易誤解的關鍵詞語。
如“變化量”與“變化率” , “增加了多少”與“增加到多少”,表現極端情況的“剛好”、“恰能”、“至多”、“至少”等,應特別注意,最好在審題時作上記號。
3 .深入推敲,挖掘隱含信息
反復讀題審題,既要綜合全局,又要反復推敲,從題目的字里行間挖掘出一些隱含的信息,利用這些隱含信息,梳理解題思路和建立輔助方程。
4 .分清層次,排除干擾信息
干擾信息往往與解題的必備條件混雜在一起,若不及時識別它們,就容易誤人歧途,只有大膽地摒棄干擾信息,解題才能順利進行。
5 .縱深思維,分析臨界信息
臨界狀態是物理過程的突變點,在物理問題中又因其靈活性大、隱蔽性強和可能性結論多而稍不留心就會導致錯解和漏解。
因此,解決此類問題時,要審清題意,充分還原題目的物理情境和物理模型,找出轉折點,抓住承前啟后的物理量,確定其臨界值。
以上就是育路網的編輯為各位考生帶來的2017年高考物理不同的題型解題方法,希望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7年高考物理不同的題型解題方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