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復習有絲分裂知識點總結
有絲分裂由W. Fleming于1882年首次發現于動物及E. Strasburger(1880)年發現于植物,現總結整理有絲分裂知識點總結,希望對考生們有所幫助。
體細胞的有絲分裂具有細胞周期,它是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開始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此,包括分裂間期期和分裂期。
1、分裂間期
分裂間期最大特征是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增長,對于細胞分裂來說,它是整個周期中為分裂期作準備的階段。
2、分裂期
前期:最明顯的變化是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成為染色體,此時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點相連,稱為姐妹染色單體。同時,核仁解體,核摸消失,紡錘絲形成紡錘體。
中期:染色體清晰可見,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上,染色體的形態比較穩定,數目比較清晰,便于觀察。
后期:每個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離,形成兩條子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向細胞兩極運動。
末期:染色體到達兩極后,逐漸變成絲狀的染色質,同時紡錘體消失,核仁、核模重新出現,將染色質包圍起來,形成兩個新的子細胞,然后細胞一分為二。
另外我們說一下無絲分裂:
通過上述的分析,不難看出二分裂與無絲分裂存在本質的區別,二分裂是生物的生殖方式,無絲分裂是細胞的分裂形式,二分裂是原核生物細菌主要的無性生殖方式,在真核生物中,只有低等的原生生物還保留著二分裂這種方式,www.gaosan.com由于原生動物屬于真核生物,具有成型的細胞核,所以它的二分裂大都屬于有絲分裂的范疇,無絲分裂是真核生物獨特的細胞增殖的方式,在分裂的過程中,其核分裂的過程染色質復制,不出現染色體和紡錘絲,胞質分裂后的遺傳物質不一定能夠平均分配給子細胞,與有絲分裂相對而言,故稱無絲分裂。
二分裂與無絲分裂也存在一定的聯系,例如草履蟲這種原生動物,它屬于真核生物,在細胞中有兩個細胞核,一個大核和一個小核,小核管遺傳,大核管營養代謝。草履蟲的無性生殖為二分裂方式,分裂時小核進行有絲分裂,大核進行無絲分裂,接著蟲體中部縊裂,分成兩個新的個體。
有絲分裂知識點總結的所有內容就是這些,育路網希望對考生復習生物有幫助。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生物高考復習有絲分裂知識點總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