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復習要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2
三 新民主主義革命
1、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的開端
2、五四運動的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運動中心:前期北京(主力:學生),后期上海(主力:工人階級)
結果:取得初步勝利,釋放了被捕學生,罷免親日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性質:是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參與的,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
主義革命的開端
影響:五四運動的實踐和十月革命的成功,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間進行宣傳,促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3、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毛澤東等13位代表,共產國際也列席會議
規定黨的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階級差別,實現共產主義
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4、中共二大:1922年(中心任務:制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
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
黨的最低綱領,即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5、國民黨“一大”:1924年初,廣州
標志著國共合作的實現和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國民革命運動由此興起。
6、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方式:“黨內合作”
7、1926年7月,開始北伐,取得了巨大成功
8、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分別制造了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
9、國民革命的作用:
A、是在國共兩黨共同領導下,中國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B、它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10、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
A、主觀上:年幼的中國共產黨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了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根本原因)
B、客觀上: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
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11、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
領導人:賀龍、葉挺、朱德、周恩來等
影響: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12、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漢口
內容: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決定秋收時發動武裝起義
13、1927年9月,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10月,率領工農革命軍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
14、在革命根據地,土地革命的內容: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作用:A、使廣大貧雇農在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
B、為了保衛勝利果實,廣大農民積極參軍作戰,努力發展生產。
15、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大會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16、1930到1933年,國民黨反動派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連續發動五次“圍剿”。前四次“圍剿”均被紅軍粉碎。
17、長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是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路線
18、遵義會議: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
內容:A、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
B、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C、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評價:A、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
方針和政策問題,妥善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B、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19、長征:1934年10月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陜北的紅軍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紅軍長征結束
影響:為中國革命鍛煉和保存了大批骨干
20、全面內戰爆發的標志:1946年夏,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解放區。在此期間,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21、揭開戰略反攻序幕的是: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22、三大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23、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歷史:復習要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