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歷史知識點:從漢到元的政治演變
為了幫助大家能夠對自己多學的知識點有所鞏固,下文整理了這篇2017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朝】漢承秦制
有所變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臺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
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
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削弱了相權,保證了皇權的獨尊。
【宋代】二府中書門下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
三司使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元朝】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事機構
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朝】漢初,郡國并行制;漢武帝后期:設刺史制度
【隋唐唐中后期】地方軍鎮長官節度使越設越多,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宋】文臣做地方官;州縣兩級制
【元】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別為路、府、州、縣。
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
邊遠民族地區高寒宣政院進行管理
3、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特點: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增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增強
常見考點考法
在各類考試中漢、宋、元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三省六部制的發展演變和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是考查的重點,且形式多樣。高考主要著眼于演變趨勢、特點的考查,三省六部制、科舉制是近年來考查的重點,題型多樣
常見誤區提醒
唐朝與元朝中書省的職權不同
唐朝的中書省掌管政令的草擬,經門下省審議,再經皇帝決斷。所以其職能是參與決策。而元朝的中書省則是最高行政機構。
以上就是育路網的編輯為各位考生帶來的2017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希望給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7年高考歷史知識點:從漢到元的政治演變”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