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專業介紹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1974年,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央六部委確定的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全國交通類職業教育示范院校,教育部中德合作——汽車機電項目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獨立設置的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自治區職業資格認證培訓、技師培訓、專業繼續教育基地;全國交通職業技術、技能大賽基地;全國13個省市計劃招生,在校生1萬余人,就業率98%。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專科類)
一、培養目標: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專業屬于制造大類的自動化類專業,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生產、管理、服務一線需要,掌握電力系統設備的運行、監控、維護與管理等專業知識,滿足發電廠、變電站及配電系統運行、安裝、與檢修人員的需求,具有專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主干課程
開設的主要課程:《電力系統分析》《工廠供配電技術》《變電運行仿真實訓》《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高電壓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氣設備及運行》《PLC及其應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氣設備及運行》等。
三、專業特點
結合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規劃和目標,逐步推行“工學結合”模式,著力營造職業情境,探索課堂教學與實踐一體化的途徑,使人才培養與社會實踐更加緊密結合。加大相關操作技能的考核、實訓項目考核以及綜合能力的考核,充分體現教、學、做合一的過程考核。
四、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面向各類發電廠、供電公司、電力建設公司、電力設備檢修公司及其他工礦企事業單位,從事發電廠、變電站的運行巡視、事故處理、電氣設備試驗、檢修、安裝與調試等工作。
五、專業與就業優勢
1.電力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強大基礎,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由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電力工業將會繼續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發展。隨著三峽電站、西電東送、南北互供和全國聯網等重大工程的實施,我國必將出現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電力系統。
2.國家政策: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將建設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其中兩個在內蒙古,主要發展煤電和風電。《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采用特高壓輸電技術,推進鄂爾多斯盆地、錫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華北、華中、華東地區輸電通道建設。按照規劃,內蒙古“十二五”末電力外送6000萬千瓦,2020年超過1億千瓦。赤峰市的赤峰熱電廠、元寶山電廠、電業局、各地的變電所,左旗和克旗的大型風電廠,還要擴大范圍。
3.地區產業基礎:內蒙地區,發電主要以火力發電和風力發電為主,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倡導綠色發電,內蒙古自治區地域遼闊,煤炭資源豐富,從2000年到2011年,內蒙古煤炭產量增長了近10倍,占全國煤炭產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5.2%快速升至27.8%。內蒙古煤炭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煤炭轉換產業也正在興起。傳統煤電項目等一大批上規模、上水平的項目相繼落地,變輸煤為輸電,鼓勵和引導現有煤礦進行再加工、再轉化,延長產業鏈,大力發展煤電轉化項目,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必將極大地刺激內蒙古地區對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方面人才的需求。
4.符合專業群建設:以相關專業的教學資源為依托,利用現有的工廠供配電實訓室、電子實驗室、電工實驗室、電拖實驗室、綜合實訓室、單片機與PLC實訓室、電機檢測檢修實訓室、自動化生產線實訓室、數控機床車間、計算機機房等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各專業之間的相互支撐,促進自動專業群的建設。
5.師資、設備優勢:師資力量和實習實訓設備足夠支撐起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六、主要實踐環節
根據教學標準,本專業設置不同比例的實踐課程,保證學生在校期間對實踐課的學習。第一學期到第五學期每學期學生都有一到四周的實訓,第六學期在企業頂崗實習。
七、獲取證件
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還應獲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維修電工)或電工進網作業許可證書。還可考取國家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資格等級證書和普通話證書。
(責任編輯:趙華)
分享“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