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新文化運動
1.開始時間:1915年
2.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
3.兩面旗幟:“民主”和“科學”。
4.主要陣地:《新青年》。
5.主要內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對”(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
6.對象:封建專制的尊孔復古思想。
7.性質: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后來。
(責任編輯:康彥林)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高一歷史:新文化運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