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一國兩制和祖國的統一大業知識點總結

2017-02-04 23:50:30 來源:精品學習網

   一、“一國兩制”構想

    (1)目的:為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

    (2)形成過程:

    ①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建議海峽兩岸首先實現通航、通郵、通商和探親旅游。中國政府命令解放軍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

    ②198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談話。主張舉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的對等談判,實現第三次國共合作。體現了“一國兩制”的基本思想。

    ③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④1984年,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用“一國兩制”解決臺灣、香港問題的政策。“一國兩制”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臺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正式成為一項基本國策。

  二、香港、澳門回歸

  1、背景: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一步發展;經過談判中英同意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香港問題,香港問題的解決為解決澳門問題提供了范例。

  2、香港回歸

    ⑴中英聯合聲明:1984年12月,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布:中國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⑵香港回歸及重大意義: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國恥,開創了香港和祖國內地共同發展的新紀元;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標志著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事業作出了新的貢獻。是中國政府“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和平統一祖國戰略方針的成功運用,促進了和平統一進程;同時也為解決國際歷史遺留問題和國際爭端,維護世界和平提供了一種范例。

  3、澳門回歸:1987年4月,中葡雙方在北京簽署了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中國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三、海峽兩岸的交流

    時間: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頻繁交流的表現:1980年以后,民間交往開始,回祖國大陸安居、探親訪友的人增多;通郵、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漸放松。

    阻礙:臺灣島內分裂傾向的發展和某些外國反動勢力的干涉。

    共同心愿:實現臺灣和祖國大陸的統一。

  (責任編輯:康彥林)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分享“高一歷史:一國兩制和祖國的統一大業知識點總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色综合网日本久久 |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一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52 | 亚洲的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视频一区直播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