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高考一輪生物復習遺傳的基本規律知識點
親子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性狀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狀可以從親代傳遞給子代,這種現象稱為遺傳。以下是遺傳的基本規律知識點,請大家學習。
一、與細胞DNA復制、轉錄有關的計算題
(1)與DNA復制時所需的原料有關的計算題
例5.某雙鏈DNA分子共含有堿基1400個, 其中一條單鏈上(A+T):(C+G)=2:5.問該DNA分子連續復制兩次共需游離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數目是 ( )
A.300個 B.400個 C.600個 D.1200個
「解析」:本題是考查學生對DNA復制有關知識的理解,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由于在DNA分子中堿基1400個,在一條單鏈上(A+T)/(C+G)=2:5,所以在DNA分子中A+T的總數為400個。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200個;DNA分子連續復制兩次形成4個DNA分子,因此共需要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數目為600個。
(2)與DNA分子的子代有關的計算題
例6.經 N(15 )標記的1個DNA分子,放入N(14 )的培養基中培養,經4次復制后,子代中含N(15 )的DNA占 ( )
A.1/6 B.1/8 C.1/4 D.1/2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DNA的復制是半保留復制的理解,解本題時學生只要知道復制4次形成有16個DNA分子而含有N(15 ) 標記的DNA分子有2個故占子代DNA的1/8.
(3)DNA 與RNA之間堿基的計算
例7.某信使RNA分子的堿基中,U占20%,A占10%,則轉錄該信使RNA的DNA片段中C占多少 ( )
A.35% B.30% C.70% D.無法確定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DNA和RNA之間的關系,由于RNA上的A+U=30%,所以C+G=70%,其模板鏈上的C+G=70%,同理DNA上的C+G=70%,因此DNA上的C為35%.
(4)有關DNA結構的計算題
例8.某種DNA的分子量為2.8×109,一個互補成對的脫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為670 ,試計算這個DNA有多長?(每個核苷酸對的長度為0.34nm)
「解析」:本題是考查學生對DNA結構的理解,根據已知條件DNA中含有的核苷酸對有2.8×109/670 =4.2×106 個,因此DNA的長度為4.2×106×0.34nm=1.428mm
4.有關遺傳規律中概率的計算題
例9.父母正常,生了個有白化病的女兒,若再生一胎是正常的男孩的幾率為( )
A.1/8 B.3/8 C. 1/4 D. 3/4
「解析」:本題是一道典型求解遺傳概率的問題。由于父母正常但女兒白化,說明父母是攜帶者,因此產生正常男孩的幾率為1/4×1/2=1/8.
5.與生物新陳代謝有關的計算題
例10. 藻和草履蟲在光下生長于同一溶液中,已知草履蟲每星期消耗0.10 mol 葡萄糖,藻每星期消耗0.12 mol 葡萄糖,F在該溶液中每星期葡萄糖的凈產量為0.25 mol.這一溶液中每星期氧的凈產量是多少? ( )
A.0.03mol B.0.60mol C.1.32mol D.0.18mol
「解析」:本題是一道與生物新陳代謝有關的計算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陳代謝中有關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理解。由于藻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同時也進行呼吸作用,草履蟲只進行呼吸作用,根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總方程式,兩種呼吸作用共消耗6×(0.10+0.12)=1.32mol氧,光合作用凈合成0.25mol葡萄糖,應產生6×0.25=1.50mol氧,所以氧的 凈產量為1.5-1.32=0.18mol.
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名詞:1、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在F1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這一規律就叫~。
語句:
1、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①P:黃色圓粒X綠色皺粒→F1:黃色圓粒→F2:9黃圓:3綠圓:3黃皺:1綠皺。②解釋:1)每一對性狀的遺傳都符合分離規律。2)不同對的性狀之間自由組合。3)黃和綠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圓和皺由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兩親本基因型為YYRR、yyrr,它們產生的配子分別是YR和yr,F1的基因型為YyRr。F1(YyRr)形成配子的種類和比例: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之間自由組合。四種配子YR、Yr、Yr、yr的數量相同。4)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皺粒豌豆雜交試驗分析圖示解:F1:YyRr→黃圓(1YYRR、2YYRr、2YyRR、4YyRr):3綠圓(1yyRR、2yyRr):黃皺(1Yyrr、2Yyrr):1綠皺(yyrr)。5)黃圓和綠皺為親本類型,綠圓和黃皺為重組類型。
3、對自由組合現象解釋的驗證:F1(YyRr)X隱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在實踐中的應用:1)基因重組使后代出現了新的基因型而產生變異,是生物變異的一個重要來源;通過基因間的重新組合,產生人們需要的具有兩個或多個親本優良性狀的新品種。
5、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1)正確地選擇了實驗材料。2)在分析生物性狀時,采用了先從一對相對性狀入手再循序漸進的方法(由單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3)在實驗中注意對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狀進行記載和分析,并運用了統計學的方法處理實驗結果。4)科學設計了試驗程序。
6、基因的分離規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的比較:①相對性狀數:基因的分離規律是1對,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2對或多對;②等位基因數:基因的分離規律是1對,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2對或多對;③等位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基因的分離規律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④細胞學基礎:基因的分離規律是在減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在減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⑤實質:基因的分離規律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
以上是遺傳的基本規律知識點的全部內容,育路網希望對大家提高成績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盤點高考一輪生物復習遺傳的基本規律知識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