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末考文化與生活復習題(含答案)2

2017-01-17 15:09:04 來源:高考幫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18、之所以要對青少年進行傳統美德教育、誠實信用教育,是因為( )

  ①文化和經濟、政治相互影響②先進文化能夠為經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③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方式④文化塑造人生⑤文化影響是消極的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9、《同一首歌》演唱會在全國各城市舉行,演唱會內容精彩,吸引廣大市民觀看。對此正確的認識有( )

  A、這是實施科教興國的舉措 B、表明我國正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C、有利于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D、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20、江陰近日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環境優美學校”的評比,對此,許多學校把校訓、育人目標等書寫在墻壁等醒目位置,讓墻壁“說話”,這樣做主要是因為( )

  ①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③可以創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無形中發揮教育的作用 ④這種強制性的方式更有成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廣東人民創作了《賽龍奪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嶺南特色的經典音樂,享譽中外。這說明( )

  ① 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

  ③文化就是人類的精神產品 ④人民群眾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重男輕女”本來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意識,是生產資料私有制財產繼承關系的反映,但是到今天,這種思想依然殘留在一些人的頭腦里。這說明( )

  ①文化的發展總是落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②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③文化可以脫離經濟而存在 ④文化具有其自身的傳承性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23、英國的李先生向英國人介紹自己的姓名時,稱“中信·李”。這是因為英國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的。這一現象說明,不同文化影響人們( )

  A實踐活動的差異 B人生觀的差異 C價值觀的差異 D思維方式的差異

  24、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如果我們不開發,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產業,隨著我國融入國際社會的發展,就會被別的國家開發利用,反過來向我國出口。前幾年,美國根據花木蘭的故事制作的動畫片在我國熱播就說明了這一點。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A、大力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積極引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化產品

  B、充分開發我國文化資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C、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防止優秀文化流入外國

  D、拒絕外來文化,維護國家的文化安全

  25、每年在莊稼黃熟、準備開鐮之前,藏族農民總是身著盛裝,手捧“切瑪”(五谷斗)和青稞酒‘來到農田載歌載舞,歡慶一年一度預祝豐收的“望果節”,這在全國其他地方是很少見的。這說明( )

  A在經濟落后地區是難以發展先進文化的 B不同區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C文化只有地域之別,沒有先進與落后之分 D文化與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三、簡答題(9分)

  26、十五大報告指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它淵源于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它反映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對經濟和政治的發展起巨大的促進作用。”結合材料,說明文化的力量。

  27、如何認識文化對人的影響?(9分)

  四、辨析題(12分)

  28、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文化是經濟的派生物和附屬品。

  五、綜合探究題(21分)

  29、材料:文化是城市的發展之源、前進之本、立市之魂。文化在城市競爭中處于原動力位置。

  2006年的金秋,一道道文化大餐將讓江蘇的百姓應接不暇。“名城會”、“藝術周”、“牡丹獎”、“百家畫展”……在一系列高品質文化活動的背后,是政府堅持“文化為民”,大力推行文化江蘇建設的良苦用心。在9月20日舉行的全省文化工作會議上確立了今后五年建設“文化江蘇”的重點任務——三個“十大”:實施十大先進文化建設工程,發展十大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十大重點文化設施。省長梁保華說,2004年江蘇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58.55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72%,分別居全國第6位和第11位。而目前西方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普遍高于10%。在看到差距的同時,也應當看到發展文化產業具有很大的潛力,必須充分發揮江蘇文化資源和人才資源豐富的優勢,努力實現“十一五”期間文化產業增長速度高于全省GDP和服務業的目標。

  結合材料,請思考:

  (1) 江蘇省為什么要加強文化建設,提升文化競爭力?

  (2) 怎樣提升江蘇省的文化競爭力?

  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DABAB ABDAC BDABD ACDCC CBDBB

  三、簡答題。(10分)

  26、答:(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3分)

  (2)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先進文化、高尚精神,對于培養高尚的個人情操,對于推動社會、國家的進步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3分)

  (3)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新時期我國倡導的先進文化,它必將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從而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3分)

  27、答:⑴文化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3分)

  ⑵文化對人的影響既是潛移默化的,又是深遠持久的。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力量,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分) ⑶我們應該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養健全人格。(3分)

  四、辨析題。

  28、答: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1分)

  (1)經濟、政治和文化是社會生活的三個基本領域。經濟是基礎,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因而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3分)

  (2)但是,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并不意味著文化的發展始終與經濟的發展亦步亦趨,更不能說文化是經濟、政治的派生物。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獨立性,文化并不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條件的好轉自然而然發展起來的而是要經過長期而艱苦的培養。(5)

  (3)文化對經濟、政治具有反作用,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的影響。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3分)

  五、綜合探究題

  答:(1):①從文化的力量看:文化是一種精神的力量,能過在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的力量,并對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先進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腐朽的文化會阻礙社會的發展。②從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看:文化與經濟相交融,科學技術和教育對經濟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與政治相交融,反對文化霸權主義是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③從文化與綜合國力的關系看: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文化競爭力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④從文化對人的影響看: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地特點。文化塑造人生,優秀的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所以,加強文化建設、提升文化競爭力對我省具有深遠意義。

  (2)把握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政治:期末考文化與生活復習題(含答案)2”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韩国产第一区 | 中文国产精品久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久久 | 日本熟女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全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