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傳承與創新期末復習題(附答案)2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8.[2014•漳州市七校模擬]每年,中國人過春節要吃團圓飯、放爆竹,西方人過圣誕節要唱圣誕歌、送圣誕卡、迎圣誕老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文化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③民族節日表現了不同的民族情結 ④各民族的文化是不會相互交融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A ④項中“各民族的文化是不會相互交融的”說法錯誤,故不能入選;①②③三項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要求,可以入選。因此,答案是A項。
9.2013年10月12日兩岸昆曲藝術家會聚一堂,昆曲藝術家們“合體”演出,令人叫絕。昆曲被譽為中國戲曲藝術中的“幽蘭”,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昆曲是我國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反映 ②昆曲展現了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特色 ③昆曲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④昆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可以免遭破壞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A 昆曲屬于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學藝術部分。是我國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反映。昆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說明昆曲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①③符合題意,選A。昆曲展現了我國的歷史文化特色。昆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也不一定可以免遭破壞。②④觀點錯誤,排除。
10.[2014•紹興一中回頭考試]儒學仁、義、智、信的道德標準和儒家文化傳統被西方世界稱頌并吸收利用,儒學現在已經超越了國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從文化角度看,儒學能從中國走向世界,是因為( )
①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同和普遍規律 ②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D 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有共性也有不同,儒學能走向世界,說明不同民族之間的共性,使得其他民族認可儒學,說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①③入選。②④選項觀點正確,但民族文化的差異不能解釋儒學走向世界,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是講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必要性,也不能解釋儒學從中國走向世界,故排除。
11.2013年10月10日, 絲綢之路文化峰會在蘭州開幕,眾多專家學者將多視角探討絲綢之路文化的傳播。峰會涉及文化史學、文化人類學、地理學、攝影學、文學、考古學、歷史學、經濟地理學、邊疆史學、民族學、影像學等多個學科,集中了國內外最有代表性的權威名流,是一個以多元視角管窺絲綢之路的主題性文化盛會。這種文化盛會( )
①充分利用了大眾傳媒,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②是文化傳播的途徑 ③能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等 ④展示了中華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D 商業貿易是文化傳播的基本途徑之一。絲綢之路文化峰會的舉辦,眾多專家學者將多視角探討絲路文化的傳播,能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等,②③符合題意,選D。①在材料中沒有體現,不選。④觀點不符合題目主旨,排除。
12.[2014•沈陽二中月考]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的關注,由網友發起的“光盤行動”引發了公眾的熱烈響應。大家紛紛加入這一行動,爭做節約達人,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由此可 見( )
①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②文化產品給人們以正義的力量,推動社會發展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 ④新聞媒體應擔負起文化市場管理和引導的責任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的關注,由網友發起的”光盤行動“引發了公眾的熱烈響應”,體現了大眾傳媒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故①符合題意,可以入選;文化產品有精華與糟粕之分,高雅與低俗之別,故②項表述有誤,不能入選;題中材料“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的關注,大家紛紛加入‘光盤行動’,爭做節約達人”體現了③項;擔負文化市場管理和引導責任的是政府,故④項表述錯誤,不能入選。因此,答案是B項。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二政治:文化傳承與創新期末復習題(附答案)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