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知識點

2017-01-14 06:51:35 來源:精品學習網

   也許同學們正迷茫于該怎樣復習,育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了關于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知識點的相關內容,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復習!

  考點一 辯證的否定觀

  命題揭密

  ★★近三年有4次命題,屬于低頻考點。命題形式既有客觀題也有主觀題,近幾年主觀題考查的較多。復習備考應重點把握辯證否定的實質。

  復習要求

  理解辯證否定觀的含義及實質,堅持辯證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

  講解點1 辯證的否定觀

  1、含義:辨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1)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

  (2)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新事物產生于舊事物。

  2、實質:辯證的否定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不是簡單地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

  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

  揚--肯定、保留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

  棄--否定、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

  3、方法論要求: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A、尊重書本知識,但不迷信;

  名言:盡信書不如無書

  B、尊重權威,但不迷信;

  名言: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

  C、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實現理論和實踐的不斷創新。

  講解點2 形而上學的否定觀

  辯證否定觀與形而上學否定觀的區別

  1.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矛盾的觀點(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2.形而上學的基本觀點:孤立的觀點、靜止的觀點、片面的觀點

  3.根本分歧: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正確認識事物和處理一切矛盾的關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高考警示鐘】辯證的否定觀、革命的創新精神在高考中多與系統優化方法、發展觀點、意識的主動創造性結合在一起考查。

  (1)掌握辯證的否定觀應反對形而上學的否定觀,明確反對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極端化行為。

  (2)樹立正確的權威觀,既不可無視權威,也不能迷信權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實踐中創新、在實踐中發展。

  【易錯點】認為“揚棄”就是“拋棄”

  (1)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不符合辯證否定的原理。

  (2)新事物否定舊事物,絕不是簡單地拋棄,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對舊事物的克服,又是對舊事物中積極因素的保留,是“揚棄”。

  (3)把“揚棄”理解為拋棄,割裂了新舊事物之間的內部聯系,實際上否認了事物的發展,犯了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學的錯誤,這在實踐中是有害的。

  【典例1】

  1988年我國發現了一顆野生龍腦樟樹! 科研人員以此為契機創立了專業研發中心和實驗室。他們深入研究中醫藥典籍中有關龍腦的資料,利用現代科技成功培育了萬畝龍腦樟原料林,改變了原料生產完全依賴自然的狀況;研制了我國第一套天然龍腦工業化提取成套設備,改進了傳統龍腦提取方法,開發了新產品;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龍腦樟資源基因庫,積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數據;通過電視、網絡等著力打造中醫藥文化品牌。結合材料,運用辯證否定觀分析為什么科研人員能夠成功開發龍腦。

  【解析】本題以我國科研人員廣大中醫藥文化為背景,要求學生運用辯證的否定的知識對科研人員能夠成功開發龍腦進行“論證和探究”。設問指向明確。先回答出關于“辯證的否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然后聯系材料,從“批判繼承”和“實踐創新”兩個角度做答即可。

  【答案】辯證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及克服又保留。辯證的否定要求立足實踐、不斷創新。科研人員批判繼承傳統中醫藥文化,克服傳統龍腦生產的局限性,創新發展思路,開發新產品,從而取得成功。

  考點二 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

  命題揭密

  ★★本考點近三年有5次命題,屬于低頻考點。題型既有選擇題也有主觀題。試題材料以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創新為主。

  復習要求

  理解批判性思維在創新過程中的作用,了解創新就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講解點1 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

  內涵:

  (1)對于現存的事物,辯證法在肯定的同時存在著否定;

  (2)辯證法對現存事物的肯定是從它暫時性方面去理解的;

  (3) 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方法論要求:

  (1)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觀念;

  (2)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講解點2 創新的社會作用

  1.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1)科學的本質就是創新

  (2)科技創新推動了生產力各方面的發展

  2.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

  (1)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2)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

  3.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

  (1)創新推動了人類思維方式的變化

  (2)創新推動了人類文化的發展

  (3)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4.創新的內容及其相互關系

  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

  理論創新是先導,制度創新是保障,科技創新是動力,文化創新是智力支持。

  【高考警示鐘】創新的社會作用往往結合國家科技進步、企業管理創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行考查。

  (1)創新的社會作用不能忽視,也不能夸大,應認識到社會實踐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2)創新的社會作用可從不同角度分析,必須防止思路不清、表述混淆的現象。

  育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17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知識點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考生們學習進步。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17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知識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精品二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人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精品第一区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第一页 | 人摸人摸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