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知識點: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明清君主專制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化繁榮,育路網(wǎng)搜集了2017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知識點: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目:宰相制度的廢除
(1)過程:(課件展示朱元璋像)
①明初承襲元制,在中央設置中書省,丞相管轄六部;
②1376年,明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廢除行中書省,設立布政司、都指揮司和按察司。三司分別隸屬中央有關部門
③1380年,明太祖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
(2)影響:地方權力集中到中央,君主專制達到新的高度
(3)特點:官員互相牽制、互相制約,最后都聽命于皇帝
第二目:內閣的創(chuàng)立
(1)原因:明太祖政務繁多,深感“不可無輔臣”。
(2)確立:①明太祖后來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②明成祖時,選翰林院官員入主文淵閣 參與機密事務的決策;
(3)發(fā)展:①明宣宗時,又授予內閣大學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擬權;②萬歷年間,首輔張居正當權,“部權盡歸內閣”
(4) 評價:內閣只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本身并無決策權。是皇權專制的產(chǎn)物,它保證了君主對全國有效的統(tǒng)治,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但它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
第三目: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
(1)清中央機構的演變
①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凌駕于內閣、六部之上,皇權受到限制,它是與君權抗衡的機構。
②雍正皇帝開始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乾隆皇帝撤消了議政王大臣會議。
③雍正皇帝設置了軍機處,軍機處的設置實質上取代了議政王大臣會議。
④設置軍機處標志著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fā)展到頂峰。
(2)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到頂峰的實質:封建制度日趨衰落
常見考點考法
在各類考試中明太祖時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內閣制度的形成、職能清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形成過程、軍機大臣的職責,軍機處的影響都是考查的內容。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xiàn)。高考考查較少,一般采用綜合的形式,聯(lián)系各個朝代,要求考生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將明清政治制度的變化與明清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聯(lián)系起來,綜合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知識,要求考生認識明清時期中國衰落的原因。
常見誤區(qū)提醒
內閣首輔不等于宰相。 明朝以前,宰相被賦予決策大權,地位十分鞏固;明朝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皇帝的侍從咨詢機構,無決策權,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為大家整理的2017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知識點: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大家一定要牢記,以便不斷提高自己的歷史成績,祝大家學習愉快。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知識點: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