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文理兼容 學校調整課程迎接變化

2017-01-11 14:01:41 來源:北京青年報

  眼下學生即將迎來寒假,不少學子開始制定新學期的學習計劃。自2016年4月發布的北京新高考方案規定從2020年開始北京高考文理不再分科之后,關于如何過渡文理不分科的討論一直未曾停止。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真正實施的時間是2020年,但高考內容文理融通的趨勢將在新學年出現,雖然相關專家指出,面對不必對過渡期過分緊張,但毋庸置疑的是,不少學校已經開始著手調整課程和考試題目,因此在這個寒假做好迎接變化的準備至關重要。

  做好迎接新模式的準備

  近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地區均有高考文理不分科的消息傳出,這讓很多正在準備升入高中的學生和家長都不同程度地產生了憂慮的心態。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高考文理不分科與初中時期的課程無二,學生將面臨9門甚至更多的課程,而高中的學習壓力也較初中強出許多,因此許多家長都擔心過高考文理不分科會令孩子學習負擔更加沉重。

  事實上,現在不少地區都不再采用過去“3+綜合”的模式而是實施“3+3”制度,即統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不分文理,選考科目則出自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生可自選,計入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涉及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藝術、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共13科,選擇的范圍較大。可以自由選擇科目也意味著,不但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不少學生還能感覺減輕學業負擔,可以更多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另外也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

  為了應對“3+3”高考模式,現下學校的教學模式在進行調整。以北京35中為例,率先啟動走班教學的新模式。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的課程是,所有的人都上一樣的課,但現在的改革讓學生有了自主選擇科目和課程的權利,自己來做排列組合,每個人都會有一張不一樣的課表。”

  據悉,目前不少學校都采用創新教學模式,以便針對新的高考形式做最有力的支撐。

  傳統文化需加強融合

  為了應對文理不分科高考,幫助在校學生進行教育過渡,有不少地區教委也采取了相關措施。以北京為例,此前,北京市教委曾發布《北京市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進意見》,加大中小學語文閱讀量,增加傳統文化內容考查。

  對此,蒲公英特約評論員王營表示,傳統文化教育與一般學科教育的不同之處在于沒有固定的教材,并且傳統文化教育的資源也往往在學科之外,所以無法像學科教學那樣,有完整的知識體系。王營認為,讓學生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學科教學與學生課內外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的真正落地生根,對每位教師來說是不小的挑戰。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要打破原來的學科思維框架,充分挖掘學科知識體系中的傳統文化因素,廣泛占有文化資源,并有機滲透在學科教學中。

  王營指出,高考對于傳統文化的考核,除了語文學科外,各科都將增加傳統文化的內容,而且命題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比如,歷史學科可以考查對中華文明長期歷史進程中的事實觀點、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斷;地理學科可以考查對鄉土意識、環境保護等理念的掌握。在數學和其他理科試卷中,也可以將四大發明、勾股定理等作為試題背景材料,體現中國傳統科技文化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這說明,傳統文化教育不僅僅是背背《弟子規》、學學《論語》或者多背幾首古詩詞就能解決問題的事情了,也不僅僅是由語文教師承擔的任務了,它是一門涵蓋文化經典、歷史、藝術、民俗等內容的綜合性課程,各科教師都有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責任。

  不過,在過渡時期內,對于北京考生來說,傳統文化內容并不陌生,因為近兩年的北京高考已體現出注重傳統文化、增大閱讀量等趨勢。例如,2014年北京高考,語文卷考查俗語、對聯、古詩文等傳統文化知識的題目超過50分。大作文也讓考生談談“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等“老規矩”。2015年高考增加了古詩文背誦篇目,且古詩文閱讀分值增加6分,當年還提出規范漢字的書寫。2016年高考語文閱讀題目選取陳忠實描述陜北“華陰老腔”“撼人胸腑”藝術魅力的散文作品,引發考生對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的認識與思考。

  (責任編輯:盧雁明)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分享“北京高考文理兼容 學校調整課程迎接變化”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 天天在线高清手机看片 | 日本特黄天天看特色大片 |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 亚洲综合国产在不卡在线亚洲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