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017-01-10 21:14:01 來源:精品學習網

   名詞:

    1、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在F1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這一規律就叫~。

  語句:

    1、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

    ① P:黃色圓粒X綠色皺粒→F1 :黃色圓粒→F2:9黃圓:3綠圓:3黃皺:1綠皺 。

    ②解釋:

    1)每一對性狀的遺傳都符合分離規律。

    2)不同對的性狀之間自由組合。

    3)黃和綠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圓和皺由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兩親本基因型為YYRR、yyrr,它們產生的配子分別是YR和yr,F1的基因型為YyRr。F1(YyRr)形成配子的種類和比例: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之間自由組合。四種配子YR、Yr、Yr、yr的數量相同。

    4)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皺粒豌豆雜交試驗分析圖示解: F1:YyRr→黃圓(1YYRR、2YYRr、2YyRR、4YyRr):3綠圓(1yyRR、2yyRr):黃皺(1Yyrr、2Yyrr):1綠皺(yyrr)。

    5)黃圓和綠皺為親本類型,綠圓和黃皺為重組類型。

    3、對自由組合現象解釋的驗證:F1(YyRr)X隱性(yyrr)→(1YR、1Yr、1yR、1yr)X yr →F2: 1 YyRr:1Yyrr :1yyRr :1 yyrr。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在實踐中的應用:

    1)基因重組使后代出現了新的基因型而產生變異,是生物變異的一個重要來源;通過基因間的重新組合,產生人們需要的具有兩個或多個親本優良性狀的新品種。

    5、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

     1)正確地選擇了實驗材料。

    2)在分析生物性狀時,采用了先從一對相對性狀入手再循序漸進的方法(由單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在實驗中注意對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狀進行記載和分析,并運用了統計學的方法處理實驗結果。

    4)科學設計了試驗程序。

    6、基因的分離規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的比較:

    ①相對性狀數:基因的分離規律是1對,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2對或多對;

    ②等位基因數:基因的分離規律是1對,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2對或多對;

    ③等位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基因的分離規律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

    ④細胞學基礎:基因的分離規律是在減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在減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⑤實 質:基因的分離規律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

  (責任編輯:康彥林)

分享“高一生物: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日本乱码精品久久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86 | 亚洲成在人网站天堂日本 | 亚洲欧美日韩性爱一区精品 | 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激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