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高二第一學期語文期末復習建議

2017-01-10 11:46:55 來源:精品學習網

  期末考試是一種手段,檢驗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也是對整個學期學習成果的一次檢驗。平常學得扎實的同學到了期末就是大顯身手的時候,證明自己的能力;平常學得不夠好的同學通過考試能鞏固知識,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那就是成功。正確面對考試,把考試當成戰勝自己、戰勝對手的手段。下面是2016—2017學年高二第一學期語文期末復習建議,供參考!

  (一)語文: 復習中須牢牢掌握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1)語音:能根據漢語拼音正確認讀常用字。

  (2)漢字:①能準確區分常見的同音字;②能夠辨識簡單的形似字;③理解常見的多音多義字在不同詞語中的語音和意義;④書寫漢字筆畫清楚,字形規范,不寫錯別字。

  (3)詞語:①理解掌握“文章示例”所列文章中的常用詞語;②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義;③能分辨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感情色彩;④能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正確使用詞語。

  (4)句子:能夠正確運用句子表情達意。

  (5)識記“文章示例”所列文章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6)背誦規定的篇和段。

  (7)文言文單元復習(附加):準確的背誦出所有注釋,全文能較準確翻譯,規定背誦的篇和段能翻譯得細致準確。

  ★語文著眼能力善做減法和歸類

  一、善做減法,變“多”為“少”

  語文基礎知識是選擇題,涉及面廣。尤其是語音、文字兩題,處于試卷開頭部分,不少考生覺得此類題復習時面寬量大,不容易短期取得顯著成效,干脆放棄復習,考試時隨便“撞大運”,填一個任意答案算了,結果往往一分未得。其實,這是由于他們不善于做減法造成的。首先,我們可以從復習內容中減去初高中課本中從來沒有出現,報刊上也不常見的冷僻字;其次,我們可以減去在平時學習中已掌握了的熟悉字,再次,分別整理“容易讀錯的字”,“容易寫錯的字”匯編表,每一次復習訓練時,每掌握一個字的字義、字形,就從匯編表中劃去一個。一般來說,對學習成績中等程度的學生而言,此類字一般都不會超過100個,消滅這些難點,費時并不多。做對這兩題,語文成績至少提高6分,這個付出,其實是合算的。其實實詞、虛詞、成語之類的題都可以借鑒這個方法。

  二、善歸類別,變“繁”為“簡”

  病句題是部分考生失分的一個重要方面。原因是病句類型五花八門,各種病例千變萬化,加之現在各種訓練習題集中,辨析病句訓練,動輒“一百題”,“一百例”,讓人頭大。其實,這是我們對病句病因不善歸納造成的錯覺。只要掌握了常見語病的基本類型,如語法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清等,我們就可以將千變萬化的病句一一歸類,它們的“病理特征” 就很容易被我們識別,難逃“法眼”。

  如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借助幾種常用的辨析手段,如成分分析法,仿造類比法,邏輯整理法等,做病句題就可以得心應手,穩操勝券。如修辭題,文言虛詞題都可以用歸類整理的方式。

  三、重視規范,變“可得分”為“必得分”

  有些同學認為,規范訓練應該在平時,高三就應該追求訓練的“大運動量”,這個觀點其實是極其錯誤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高三復習備考更應該講求規范。我們平時考試失分,檢查一部分不是“不會做”,而是做得“不規范”。

  規范首先是程序規范。例如試卷完成順序可以有個人習慣,但必須遵循相應的時間分配原則;作文寫作速度有快慢,但審題、構思過程不能省略。部分同學不構思、不列提綱就開始寫作,這種粗制濫造得不了高分。

  四、著眼能力,變“悲情應試”為“盡情展示”

  語文復習備考,說到底是語文綜合素質的考查,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考查。在高考復習備考階段,我們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例如古詩詞欣賞,就要培養學生感受意象、感悟意境的能力;散文閱讀,就要培養學生抓主旨、扣關鍵詞、選關鍵句,篩選信息的能力;寫作,則要訓練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等。高考復習訓練中如果我們抓住了能力培養這個根本,同時能輔之以正確的方法,幫助學生注意總結相應的解題技巧,那么學生進考場就不會像上刑場那樣“悲壯”,而應該像是走向一個充滿挑戰性的大舞臺,去盡情地展示自我。

  以上就是2016—2017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語文復習建議,希望能幫助大家復習!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2016—2017學年高二第一學期語文期末復習建議”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色色 | 午夜a影院在线2017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不卡 | 污污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