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切忌“炒冷飯”
目前,理綜生物已經進入到第二輪復習,在已經具備一定知識儲備的基礎上,考生該如何構建全面深入的知識體系,如何實現解題能力與技巧的提升成為關鍵。本期《2016名師說高考》邀請到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顏培輝、深圳中學生物教師楊忠順、深圳市翠園中學生物教師章君果3位名師,就如何實現解題能力提升、典型題突破進行指導。
從2016年起,廣東省普通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的試卷(新課標卷),其中理綜生物試題的分值由100分變為90分,取消了雙選題,題型為單選題和非選擇題。新課標卷生物試卷呈現如下特點:與教材結合緊密,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考查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識;知識點之間的遷移與整合有所考查,但綜合能力要求不高;緊扣考試大綱,重點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圖表數量有減少趨勢,實驗探究能力考查難度降低;實驗題重視對實驗原理和實驗結果分析的考查。了解了試卷的特點,我們便可以清楚地知道試題究竟想考察學生的什么能力,教師據此備考,就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生物試題的命題要求
1 能力要求
理解能力
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
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
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并能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實驗與探究能力
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
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運用觀察、實驗與調查、假說演繹、建立模型與系統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
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做出恰當的評價和修訂。
獲取信息的能力
能從課外材料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
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以及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綜合運用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一些簡單的生物學問題。
2 給高三教師的建議
二輪復習備考建議
專注于重點專題,切勿面面俱到。二輪復習要明顯區別于一輪復習,切忌“炒冷飯”。二輪復習可結合幾大重點內容專題或題型專題對教材進行重新組合,在命題頻率較高的專題上要多分配時間,重點突破,要點突出。
構建知識網絡,讓知識系統化。二輪復習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讓學生自己構建概念圖或思維導圖等方式讓他們動起來,通過橫向和縱向統攝整理,使零散的知識有序地貯存,使之系統化、結構化。老師盡量少講或不講,主要精力應該放在方法指導、精選習題、能力提升和答題規范等方面。
注重解題方法的指導和答題要點訓練。二輪復習在注重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同時,還要結合高考評分細則,對學生進行答題要點等解題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做到盡可能使用課本中的生物學術語答題,語言表達力求邏輯嚴密、語言規范、表述凝練準確。
考前復習備考建議
回歸教材,以本求真。從近幾年試題來看,命題素材基本都來源于教材,深化考查課本知識,非選擇題中的填空多用課本語言作答。教師可通過晨讀、知識點填空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熟悉教材、熟練掌握重點概念。
回歸全國高考題,進行答題技巧訓練。老師應用最近5年的高考題進行全真模擬,并認真進行評分和講評,讓學生熟悉高考題的設問風格,親身體驗高考情境。
每天進行適當成題訓練,提升學生考前信心。考前習題力求簡單,切忌新題怪題難題,讓學生做起來得心應手,體驗到經過一年努力的成就感,讓他們滿懷自信地迎接高考。
□名師對碰
顏培輝:
二輪復習要明顯區別于一輪復習,切忌“炒冷飯”。二輪復習可結合幾大重點專題或題型專題對教材進行重新組合,在命題頻率較高的專題上要多分配時間,重點突破,要點突出。
楊忠順:
教師要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可采取朗讀課本、問答題默寫等方式,使其對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等熟練掌握。讓學生做到盡可能使用課本中的生物學術語答題,語言表達力求邏輯嚴密、語言規范、表述凝練準確。
章君果:
二輪復習時,對各種試題的篩選尤為重要。篩選試題,首先要確定選擇的原則和標準,然后由科組老師按照標準進行題目收集和共享,之后再進行學生練習、科組討論及補充修正,最后給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
(責任編輯:郭躍文)
分享“高考生物:二輪復習切忌“炒冷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