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體育教育專業介紹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是由國家教育部批準,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建于1953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學校一直秉承“以人為本,特色立校,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的辦學理念,注重民族性、區域性和應用性特色,以“培養民族優秀人才、服務民族地區發展、傳承民族優秀文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為宗旨,累計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人才3萬余名,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傳承繁榮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維護邊疆穩定與社會和諧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體育教育(本科類)
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較系統地掌握體育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體育教師必備的職業技能,能適應九年義務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的,能夠勝任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專門人才。兼顧培養民族體育為特點的體育專業人才和從事體育專業相關工作的現代教育觀念的實用性、應用性人才。
課程設置及學時分配的說明
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由必修課、選修課、實訓課和實踐教學課程三部分組成。三者有機結合,發揮整體功能。以課堂教學形式為主要特征的必修課程是體育教學專業的主干課程。選修課程是必修課的補充和延伸,兩者構成課程主題部分。實訓課和教育實踐課程是體育教育中具有特殊強化和拓寬作用的培養職業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必修課程
必修課程是該專業的主干,是實現培養目標的主要教學途徑。必修課包括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兩類,約設置1408學時占教學活動總量的73%。公共必修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素質和勞動技術素質起到不可代替的導向作用。占教學活動量的35%左右。
(二)選修課程
選修課程是必修課程的延伸和補充。選修課兼有進一步加強專業課,發展學生“一專”與“多能”的專業特長,擴大專業領域,加強技能訓練等多種功能。選修課一般從第三學期開始設置,逐漸加大課時量。選修課的總課時占教學活動總量的25%左右。
(三)實踐教學課程
實訓和教育實踐課程是體育專業具有綜合實踐性重要課程,是中小學教師職前教育的必要環節。對學生了解中小學和學生、印證理論知識、提高專業能力、鞏固專業思想、學習與掌握教育規律,培養教育教學和教學研究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教育實踐包括見習、實訓、教育實踐。實踐教學貫穿于三年教學活動的始終,以后期為主,隨著實訓課和選修課的開設逐漸加大課時量,占教學活動量53%左右。
(四)考試與考核
考試是了解學生、檢查教學大綱執行情況、探索教學規律的有效手段。測試必須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較好的分辨性。測試內容包括教學大綱規定的應掌握的專業基礎理論、專業技術技能和管理三個部分:技術占60%,理論占30%,管理占10%。測試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獨立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試分單元和結業進行,包括技術和理論部分。期末考試一般以學年的第一學期理論為主,第二學期技術為主。結業考試不合格者,可留級或重修,考試成績實行百分制。軍訓及實踐教學采用個人小結、班組評議、指導老師和實習單位評語的綜合方式進行考核。
畢業
按教學計劃修完全部1922學時課程、考核合格,按要求完成體育系130學分學業,德、智、體全面合格者準予畢業,并發放畢業證書。
學制及學習年限
學制三年,學習年限二至五年
就業方向
主要滿足內蒙古自治區和兄弟省區少數民族地區廣大農村、牧區的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人才和社會體育人才的需求。
(責任編輯:趙華)
分享“呼和浩特民族學院體育教育專業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