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知識點復習指導: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標志著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從封建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已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推動下,法國也爆發了革命,向舊制度挑戰。
一、法國大革命的背景
1、經濟原因:封建****制度嚴重阻礙了日益發展中的資本主義(*表現)——根本原因
2、政治原因:社會等級對立嚴重(*三個等級的劃分)——階級矛盾
3、思想準備: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準備
4、直接原因:嚴重的財政危機
5、導火線:1789年5月三級會議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會議召開的目的和概況)
二、法國大革命的經過
1、開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原因:路易十六準備武力解散制憲會議)
2、第一階段:1789年7月14日—1792年8月,君主立憲派統治時期,制憲會議→立法議會
(1)階級屬性: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
(2)措施:
①反封建的八月法令:
A.內容:廢除封建制度,取消教會和貴族的特權,沒收教會財產,取消關卡等
B.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封建制度;但由于沒有廢除封建地租,因此沒有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②《****宣言》:
A.發布機構:制憲會議
B.內容:人類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都是不可動搖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財產是不可侵犯的。
C.意義:揭示了天賦****、自由、平等的原則,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體現了對會君主專職制度的要求,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思想武器;它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將啟蒙運動中的政治主張以法律形式肯定下來;但實際上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
③1791年憲法:
A.頒布機構:制憲會議
B.內容:規定法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規定有財產限制的選舉制度,與《****宣言》精神相違反
C.憲法頒布后,制憲會議讓位于按憲法選舉的立法議會
④對外戰爭:
A.原因:面臨奧地利、普魯士、俄國等的武裝干涉
B.概況:1792年4月,法國對外宣戰,從而進行了二十多年的對外戰爭。但戰爭開始時對法國不利,普奧聯軍攻入法國境內。
C.戰爭性質:戰爭初期階段,對法國而言是正義戰爭
(3)統治結束: ①統治危機:普奧等國武裝干涉,聯軍攻入法國境內,革命處于危機中
②結束的標志: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舉行第二次武裝起義,攻占王宮,****君主制度
3、第二階段:1792年8月—1793年6月,吉倫特派統治時期,立法議會→國民公會。
(1)階級屬性:代表工商業大資產階級利益
(2)措施:①召開國民公會:普選產生
②反封建法令:頒布新的土地法,進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宣布在農村中按戶分配公有土地,無
償廢除“沒有領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權利
③對外戰爭:1792年9月瓦爾密戰役的勝利,制止外敵入侵,贏得短暫和平
④成立共和國:1792年9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年9月—1804年)
⑤處死國王路易十六(1793年初)
(3)統治結束:①統治危機:面臨嚴峻的內外形勢:第一次反法聯盟威脅法國;國內王黨分子在法國西部地區
暴亂;國內糧價飛漲
②結束標志:1793年5月底6月初,巴黎人民舉行第三次起義
4、第三階段:1793年6月—1794年7月,雅各賓派統治時期,國民公會
(1)領導人:羅伯斯庇爾為首
(2)階級屬性:代表中小資產階級的利益
(3)措施:
①反封建的土地政策:
A.內容:把逃亡的貴族的土地分成小塊出售,地價在10年內付清;農村公有土地可按當地人口分配;無條件地
廢除一切封建權利
B.意義: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結束了法國的封建制度,贏得了農民對雅各賓派政權的支持
②全面限價法令:1793年9月為平抑物價頒布,對生活必需品實行最高限價
③恐怖政策:
A.目的:為了鎮壓******
B.內容:通過關于懲治嫌疑犯的法令,規定一切嫌疑犯都要收押和監管
C.意義:在挽救共和國和拯救革命方面,起了積極作用,但其消極影響為后人所批評
④對外戰爭:發布總動員令,征集軍隊,1793年底趕走外國干涉軍,1794年戰場轉移到國境之外
(4)統治結束:
(5)①統治危機:國內外形勢好轉情況下,雅各賓派矛盾逐漸暴露并分裂
A.分裂:代表城鄉中下層群眾的左派:埃貝爾派;代表小資產階級的中派:羅伯斯庇爾派;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右派:丹東派
B.各派主張
②結束標志:1794年7月,國民公會中的反羅伯斯庇爾派發動熱月政變。
5、大革命的結束:1794年7月的熱月政變
三、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1、歷時5年,其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
2、人民群眾的三次起義,挽救了革命,不斷把革命推向高潮
3、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資產階級革命,不僅結束了法國的封建統治,且沉重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統治
4、為此后各國的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責任編輯:郭躍文)
分享“高考歷史知識點復習指導:法國大革命”到:
